与完成任务十分艰巨相对应的,是经销商都在发愁如何解决掉库存。
“现在,年初储备车辆的压力开始显现,目前我公司还有20多辆库存车,车辆金额在500万~600万元,好在这些车是使用我们的自有资金进行购买的,如果是贷款,压力会更大。去年我们做了1400万元的保兑仓,年初已经还清,后来看到市场这样的状况也不敢再做保兑仓,怕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张先生说:“我们积压的车辆有自卸车和牵引车,今年的重型车很难卖,比如8×4重型自卸车,而轻量化自卸车情况稍好,这表示市场向轻量化转型明显。”
众所周知,库存是会产生费用的。一方面,如果经销商把这几百万元存在银行,会有一笔十分可观的利息,但是这笔钱用来储备车辆,损失的就是利息,而这就是机会成本,相当于经销商积压了资金。
孙先生现在的库存有39辆,都是自卸车,他现在庆幸的是大部分车辆是用自有资金购买的,而不是通过银行融资购买,这样他的资金压力就比较小,不用发愁如何向银行还款。“厂家为了冲销量,把任务都压在经销商身上,这让我们很伤心。比如厂、商、银(行)三方合作,厂家并不用向银行负责,但是经销商是要向银行负责的。”他抱怨道。
所以,清理库存就是经销商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降价,但是厂家给我们的价格没有降低,我们也没有降价的空间,所以库存清理起来很困难。目前有如下几个方法:第一是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在宣传方面,有些厂家做的比较好,但有些厂家做的就很不好,在宣传上投入的少,导致用户不知道这个品牌的优势在哪里,品牌知名度也不高。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经销商在向用户推荐产品时就像‘对牛弹琴’。作为经销商,只好替厂家补上这个漏洞,多做一些宣传。第二我们也在做促销工作,比如送加油卡等礼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另外,帮助用户解决融资问题也是一种促销手段。第三就是对公司人员进行培训,让销售人员充分掌握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并去研究竞品的特点,在向用户推销时做到有的放矢。”李先生介绍道。至于明年的销售目标,李先生表示: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能把今年顺利度过就不错了。
而孙先生的做法更彻底,“如果厂家还是没有扶持政策出来,那么我明年就不做这个品牌的代理了。”他说。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