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三大失误
经销商网络方面,过多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媒体方面,坚守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信条而疏于沟通和交流;品质方面,自认为总体发展不错而忽略细节。
2005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改名为比亚迪汽车。我们一步步走来,发展到2010年的50万辆产能。因为多种原因,造成2011年汽车业绩放缓,仔细分析,我们也犯了很多错误。
第一个错误,在经销商网络方面。我们过多地追求经销商数量,却忽略了其质量。这个错误我们正在逐步纠正,我们准备花3年时间——从2010年到2012年来调整这个错误。我们相信,3年时间能基本调整到位。我们在很多地区优化了经销商网络,有整合,也有兼并;相互之间的兼并;或者相互之间的调整,并针对产品策略、商务政策进行整改。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渠道网络重拾信心,并且信心越来越强。
第二个错误,在媒体方面。过去我们一直秉存“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理念,因为我们最早做制造业,强调的是制造技术,认为技术可以改变一切。我们坚守这样的信条,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走下去,而忽略了对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实际上我们做了很多技术创新,有很多技术沉淀,但媒体并不知道。或者我们的某些交流方式,媒体不知晓也不理解。当然,这可能跟我们管理人员的年轻化有关。我们正在逐步改进,比如像今天这样的交流,就是很好的纠正。
在对一些应急问题的处理方面,我们也缺乏经验。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比亚迪裁员7000人,一看这就是个荒唐数字。但当时我们没有回应,实际上我们应该主动点,站出来解释一下,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我们以为没人相信这个数字,所以没有进行处理。事实是,我们只在销售部门做了些调整,因为我们的网络太多,销售人员太多,势必要做些优化。今年我们IT部门也在优化,有些被调整到公交电动化事业部。一个企业经常都会有些调动,这很容易理解,比亚迪汽车早期的员工都是从IT部门调过来的,这能说明什么呢?正是因为沟通不畅,才产生了一些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
我们希望,未来比亚迪能与广大媒体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长期频繁的交流。
第三个错误,在品质方面。1995年比亚迪F3上市后,从来没被召回过。我们总觉得做得不错,但的确忽略了很多细节,如雨刮器总刮不干净;再如车窗,摇窗时有异响,刹车时有异响;还有开关门时力气偏大等。这些问题以前我们重视程度不够,2009年前一直忙着扩产,从2万辆增产到50万辆,的确获得了产量,但失去了细节。2010年彻底反思后,我们就着手彻底整改。
比亚迪和别的企业不一样,我们本来就是做国际化代工的企业,在今年500亿产值里,近300亿产值属于代工。我们不是简单的代工,而是给全球的顶级品牌做。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经被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国际大企业调教过,修理过。我们最早学到的六西格马理念,就是拜摩托罗拉所教。因为它要买我们的电池,他就必须告诉我们怎么才能把电池做到稳定。
因为这些积累和沉淀,比亚迪有一套非常好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品质管理体系。我们每年300亿代工的产业链里,品质管理占据重要角色,如来料检验、过程稳定,以及成品验证和上面提到的六西格玛理念,比亚迪都是为数不多的最早引入的中国企业之一。
我们还有方方面面的品质专家和管理专才,分布在不同事业部里。我们有500多名日本工程师,有60多位德国工程师。比亚迪本来就是做国际品牌,国际品质的企业,为什么我们会在汽车上犯错?我们也进行了反思。反思之后,我们从2010年开始调整,迅速调动IT专才和管理专家,把汽车方面的问题厘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