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汽车企业走势
1、汽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图表 16汽车企业产销增速对比 |
汽车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无论其基地如何分布,其研发生产营销都是一个体系。因此,我们对企业也要重点关注,并将分散的企业基地组合起来统一研究。
上汽是充分竞争的成功策划和管理者,三家企业成为三强。11年年初的厂家销量走势较复杂,前期主力企业受到政策影响而增长乏力,但乘用车企业表现突出。8月后上海通用五菱超越上海通用,恢复了汽车销量冠军企业的地位。两家大众的地位暂时稳定, 8-11月上海大众保持优势地位。但上海大众的生产已经自9月起超越上海通用,也就是未来的排名应该恢复狭义乘用车的上海大众的领军地位,毕竟生产决定销售,产能为王。
一汽有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两家进入,但一汽丰田的拉升速度慢,7-11月的增长平稳。一汽大众的新工厂似乎还没有产销增量。
东风有东风汽车和东风日产进入,但东风汽车并非企业概念,是诸多企业的组合。北汽有一家企业进入,北京现代和北汽福田都是主力企业,但福田近期走势压力大。因此东风和北汽还是仅有各一家独立企业进入前10。
11年的企业走势波动最大的是长安汽车,目前逐步回归正常。去年11月的长安销量突破10万台,并连续两个月保持行业第一,但今年的包袱也就很重,11月负增长31%。而11月的五菱就面临增长40%的数据增长,实际没啥差异,现在都挺好。
2、狭义乘用车企业批发走势
11年的狭义乘用车厂家销量走势相对分化,第一梯队的三家企业的品牌组合能力强,这也是其领先的基础。上海通用依旧是领军,南北大众的销量平稳。而目前看上海大众的产能已经超越上海通用,上海通用的销量9-11月拉升是6-8月的积攒库存的结果,其产销率一直偏高。总体看上海通用的库存储备优势较强,而且产品线覆盖最全,而上海大众的高端突破思路更明显,相信随着竞争激化,未来的两家国产销量趋同。
11月的部分厂家表现较强,长城、吉利的销量近两个月拉升明显,成为主力企业中高增长的企业,相信这两家上市公司会有良好的表现。
3、中重卡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图表 17卡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
此处的卡车主要是重中卡和牵引车,不包括轻卡和传统微卡。
去年一汽和东风的中重卡是两强,今年的8月后仍是一汽和东风的中重卡表现较好。而重汽的去年11月开始表现突出,今年走势还处于平稳状态,11月的销量就面临同期的暴涨阴影下。
今年福田走势较平稳与重汽的走势差异较小。今年的陕汽的11月销量暴涨并超越重汽,看来是今年春季强力拉升后后剧烈回落后进入恢复期。
4、轻卡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轻卡格局变化,主力企业局微调。轻卡企业仍是福田一支独秀,但金杯今年走势较好,东风平稳增长,而江淮的11月销量较10月小幅下滑。福田之外的金杯成为轻卡的第二大厂家,而东风和江淮都被金杯超越,这种个别车型强势增长的变局应该很难出现,估计是专用车的促进。长城的11月皮卡表现不错,同比增长较快,庆铃的表现也转强。
今年的轻卡有去年藏数的有利因素,因此出现很多的同比暴增的厂家,金杯,庆铃、力帆的同期超低基数也促进了今年的轻卡倍增。
3、大中型客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图表 18客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
大中型客车的主要用途还是旅游、公路运输和城市公交,另外就是外交的对外援助项目。尤其是近期的对欧洲马其顿援助23辆宇通校车事件使与宇通形象受到质疑。中国的很多校车是轻客,欧洲是大客,这也为客车市场带来新机遇。
11月的大客同比增长很好,这主要是宇通、金龙、东风三强的同比增长都在30%左右的促进。而安凯的客车表现也很不错。
3、轻型客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今年11月的轻客市场保持较好状态。虽然主力企业走势分化,但金杯、江淮表现很强,,东风也同比增长较好,只是上汽和江铃负增长较明显。而厦门金旅同比负增长37%.日系轻客表现较好。
轻客市场仍算增长最好的市场之一,其主力仍是日系和欧系两类技术线路企业,大家普遍认为欧系表现突出一些。而上海汽车和东风汽车、江淮也都在轻客市场投入巨大兵力,希望抓取这块轻客的高端蛋糕,但今年金杯等低端轻客表现较好,欧系轻客表现较差,江铃、上汽都是负增长。与此同时,微客的高端化趋势并未严重影响金杯等低端轻客的市场,高端轻客似乎没有达到预期。
4、微客市场走势
图表 19 微客市场主力品牌08-2011年走势 |
11月微客销量环比10月增长20%,同比10年11月下滑13%,这是乘用车中波动最大的,其环比走势反差巨大。11月的微客主力厂家走势相对正常,但放到去年4季度的不正常的基数中,增长特征就完全不同了,五菱销量同比增长40%,但长安等下滑39%严重,东风渝安也未能幸免负增长。
由于去年11月面临汽车下乡政策退出,长安、东风等大幅增大销量,因此今年的长安下滑压力巨大,而五菱由于去年采取稳健措施较早,因此今年11月似乎还有21%的增长。前期一些进入微客的企业,目前走势也是严峻下滑,逐步脱离正常企业阵容。
王传福回应质疑 称比亚迪犯了"三大错误"。
王传福说,我们在经销商网络建设上存在错误。比亚迪在追求每年超过100%销量增长的背后,疯狂地扩张了A1、A2、A3、A4四大网络,在这个快速分网的过程中,比亚迪忽略了经销商的声音,导致了去年比亚迪出现了大规模的退网现象。王传福补充说,“我们准备花三年时间优胜劣汰,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渠道。”第二个错误是宣传上的错误。按照王传福的说法,比亚迪事实上是一个技术型企业,它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模具开发和传统动力总成研发、能源技术的研发上下了很大苦功,但是鲜和媒体交流技术。第三个错误是产品品质的重视不够。这是王传福指出的比亚迪犯下的严重错误之一,这也标志着比亚迪正式回归到产品的原点。王传福说,比亚迪的索赔率(新车三个月内因零配件质量问题而索赔的比率)曾经一度很高,F3最高时达到了40%-50%,而在他们看来,中国合资汽车企业产品平均仅为10%,日系车更是低至5%。王传福说,“年底前,我们计划将比亚迪旗下所有产品的索赔率控制在10%以内,达到与合资品牌同等的水平。”
王传福说,比亚迪第一个梦想是太阳能发电,第二个梦想是建储能电站,第三个梦想是电动车。。
比亚迪戴姆勒合资自主品牌将于明年发布
比亚迪跟戴姆勒合资的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各出资50%,戴姆勒有60个工程师在深圳,比亚迪有300个工程师,双方共同研发新一代电动汽车。在研发合作中,比亚迪主要负责电磁、电机和电控方面的技术,包括其ET-Power铁电池。而奔驰则更侧重于传统造车技术,主要在舒适度和外观上下工夫。这款车已在研发中,目前正在开发模具,明年向市场推广,后年正式销售。
另据介绍,该公司与戴姆勒的自主品牌已经确定名称和LOGO,目前正在申报注册之中。该品牌将定位于中高端品牌,相当于奔驰C级、E级轿车的级别。
海马发布资金流动公告。
11月28日,海马公布,公司会议决定将29,000万元闲散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6个月,自公司董事会同意且资金转出之日起计算。
李书福否认“高利贷”质疑
11月14日,在被一份证券类杂志“李书福深陷高利贷危局”的报道惹怒后,吉利集团发出律师声明予以驳斥,认为该报道虚构事实,恶意中伤吉利集团与其董事长李书福,并称将采取法律行动。
上述报道称,从2008年到2010年,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就从47.8亿元攀升到了710.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4%。而2011年8月份,高盛完成的一份对吉利集团的投资报告,揭开了吉利集团当初高利贷和应急资金的来源。该报道称,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吉利集团已重新开始秘密接洽海内外私募机构,筹资的重要原因就是还高盛的高息债券。并试图得出结论——吉利“借高利贷还高利贷”。
除了引入沃尔沃技术,在收购DSI两年后,吉利也正在全面推进DSI的国产化。吉利还建立了新组织架构,各个品牌配置一个总经理,负责从产品开发到品牌营销的管理。建立了三个品牌的市场研究部,专门针对吉利三个品牌不同的特征,选择各自的对标品牌进行研究。。
高盛称未为吉利安排债券融资
11月17日,针对日前媒体报道称吉利陷入高盛高利贷危机的传闻,高盛集团发布澄清声明称,该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未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安排债券相关融资,高盛在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司交易中亦未提供任何顾问服务。
吉利将五家附属公司股份提升至99%,总代价8亿。
11月28日,吉利称,将以总代价8.17亿元人民币提升浙江吉润、上海华普国润、浙江金刚、浙江陆虎和湖南吉利这五间附属公司的股份至99%.。
中央新闻媒体高度肯定吉利“走出去”成果。
近期,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相继对吉利集团在“走出去”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集中报道和高度肯定,认为吉利集团在“走出去”和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稳健,越来越自信。“新华社”发文指出:《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1月3日与6日分别以头条和重点播报的形式.《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文章
帝豪EC7与MG6获ENCAP四星评级
根据欧洲新车碰撞测试项目机构ENCAP最新公布结果(当地时间11月23日),两款中国车型吉利帝豪EC7和上汽MG6获得4星评级的佳绩。尽管距离大众Up!等最高五星的测试结果仍有一定差距,但帝豪EC7和MG6已经实现中国车辆在ENCAP的最好成绩,与捷豹XF、菲亚特Panda、吉普大切诺基和雷诺Fluence ZE等相若。。
江淮汽车与巴西经销商签合资协议。
双方共同决定在巴西建立合资公司,合资工厂产品品牌为江淮汽车;合资公司总投资6亿美元,注册资本1.2亿美元,年产10万辆江淮汽车乘用车产品,江淮汽车持有该合资公司20%的股份(技术10%与现金10%),SNS持有该工厂80%的股份(以固定资产与现金入股),工厂包括冲压、焊装、涂装、组装四大生产工艺;合资公司生产的车型由江淮汽车与SNS公司共同商议决定。。
5、合资品牌企业本月动态
上海大众张海亮:将开发AO-C级SUV全系车型。
在产品研发方面,上海大众已获得股东双方支持,引进德国大众最新的MQB模块化平台技术,开发C级豪华轿车,B级高端SUV,A级高端轿车以及电动车。这标志着上海大众将开发从A0-C各个级别,以及SUV和电动车的全系列产品,这是上海大众总经理张海亮在大众之夜现场透露的消息。。
上海大众30万辆汽车生产项目落户宁波。
从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管委会获悉,上海大众年产30万辆乘用车生产项目将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建。而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乘用车生产项目将成为上海大众的第六家工厂。据了解,上海大众宁波杭州湾新区年产30万辆乘用车项目,一次性投资117.59亿元,预计2013年下半年可实现整车下线,达产后销售规模超过360亿元。
不过,上海大众表示,上述信息并不属实,上海大众第六工厂仍在审批流程中。。
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成立 总投资133亿元
12月1日,总投资133亿元的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一汽-大众佛山生产基地计划2013年8月建成投产,首期产能将达到30万辆。未来,一汽大众的佛山基地将与其东北长春和西南成都基地共同实现年产销165万辆的目标。佛山基地投产后将生产大众与奥迪品牌两款最新的A级车,首先将生产来自大众MQB平台的首款车型,随后将生产奥迪A3车型。佛山生产基地分为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产能将达60万辆。其中,一期占地100.3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5.5万平方米。
取消非授权二级网络 一汽大众将推“迷你4S店”。
需要清理的非授权二级经销商大约在700家到800家,今年内会取消400家。清理之后,一汽-大众将使用“迷你4S店”的形式同步规范二级网络。所谓迷你4S店,指的是规模小、投资小的4S店,但是功能是一样。胡咏说,“迷你4S店是纳入我们的体系的,资源由我们的保证,培训由我们保证,只有这样的二级网络才能对消费者提供服务保证。”
按照规划,2015年,一汽-大众实现165万辆产能时,一级经销网络将超过800家。。
上海通用营销业务将置入新公司。
通用汽车为了回购上海通用1%股权的顺利进行,已敲定与上海汽车成立一家销售公司,上汽与通用的股比为51%:49%。上汽对新公司实现了控股,根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法则,上汽仍可将上海通用的业绩归入上市公司,实现规模效益。
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则表态,上海通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人员将分流至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而工程技术人员则继续在现有的上海通用生产公司。。
长安铃木开建第二工厂 新增产能25万辆
长安铃木第二工厂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目前启动一期将于2013年投产,整车、发动机产能各每年15万台;二期于2013年启动,2015年建设完成。项目竣工达产后,预计项目将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人民币,年税收达到35亿元人民币。
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徐斌近日访问铃木总部,并向铃木公司会长铃木修提出,要将更多有竞争力的新车型投放到中国;要统筹考虑销量、利润和品牌推广,制定合适的价格政策;要加快本地化的进程,尤其是研发和采购的本地化等三大具体建议。在去年为经销商融资40亿元的基础上,长安铃木今年计划为经销商融资52亿元。
福特将引进1.0L全新车型 具体时间未公布
1.0LEcoboost发动机是福特新式动力总成系列中的最新产品,最大功率可达120匹的马力,最大扭矩为170N•m,搭载该款发动机的新车型则基于去年在北京车展亮相的Start概念车研发而来。该产品引进中国被列入福特的近期规划之中,但具体搭载何款变速箱,以及引进时间尚未公布。
福特亚太非区动力总成规划经理赫夫曼表示,目前,低排放的经济型小车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非常重要,小排量发动机将成为研发趋势,此类细分市场在华前景也十分被看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福特将在2015年前让中国的产品全部更新为新式动力总成,并会在中期规划中引进配有启停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并引进20款全新发动机和变速器。
广汽丰田将推合资自主品牌
“关于开发自主品牌车型的讨论,在企业内部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现在自主项目已经不能再拖了。”有媒体曾援引广汽集团内部人士消息称,广汽丰田自主品牌项目已经拟定了初步的时间表,预计最快将于2012年推出首款自主车型。作为丰田最晚在华成立的整车合资企业,广汽丰田推合资自主车型的速度远比其他“同行”要快。分析人士据此猜测,广汽丰田最有可能在现有的凯美瑞平台(第6代凯美瑞)上开发自主车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