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前任倪凯铭手中“接棒”大众在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的海兹曼肩负的重任是,在大众2018战略下,将中国市场带到一个新高度。
9月1日,来自大众集团总部“狼堡”的通告正式宣布大众中国进入“海兹曼”时代。从即日起,海兹曼(Prof. Dr. Jochem Heizmann) 将正式出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包括集团旗下的各个品牌及合资企业。
从前任倪凯铭手中“接棒”大众在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的海兹曼肩负的重任是,在大众2018战略下,将中国市场带到一个新高度。
“他还将领导大众汽车在集团管理董事会专为中国业务设立的职能部门,以进一步推进集团‘2018战略’的实施和大众在中国的发展。”在来自“狼堡”的这番阐述意味着,在大众集团内部级别更高的海兹曼将比历任中国CEO拥有更多统筹资源的权力。
“除了DSG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大众在中国的强势地位仍然难以撼动。但海兹曼比前任更了解中国,各方面关系的处理应该会更好。”接近大众中国高层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海兹曼履新后,能否更坚定地力推本土化战略,将决定大众在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最终走向。
“中国通”海兹曼
“中国已经成为并将继续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我非常期待能够推动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并使之成为集团实现‘2018战略’的重要驱动力。”海兹曼表示。
记者了解到,海兹曼已为大众汽车集团服务30年,历任多个职务,在管理、战略、技术以及生产规划等领域经验丰富。从2010年10月开始,海兹曼一直担任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商用车业务。而与中国产生“交集”则始于20年前,因此海兹曼也被认为是大众集团高管中少数的几个“中国通”之一。
自1993年开始,海兹曼担任大众汽车乘用车生产规划负责人,参与并领导了大众汽车在中国几乎全部整车厂、发动机和动力总成等零部件厂的规划和建设,包括一汽-大众在佛山和成都的基地,上海在南京和新疆的工厂等。2004年,海兹曼教授被聘为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在同济大学的官网显示,海兹曼作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的主要工作是为汽车学院承担的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燃料电磁轿车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前述知情人士称,这可能与时任同济大学校长万钢(现任科技部部长)有一定关系,因为“二者都曾在奥迪有任职经历,且都负责生产管理”。
公开信息显示,2001年至2007年,海兹曼曾担任奥迪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生产业务。而万钢自1991年进入奥迪后,有近10年时间一直在该公司任职。1996年,万钢升任奥迪生产部和总规划部技术经理,负责信息化制造技术和管理工作。
新强人时代
虽然已年满60周岁,但对于海兹曼本人的行事风格,大众集团内部人士给出的一致评价是“决策果敢、做事雷厉风行,精力充沛,是个绝对意义上的工作狂”。
在正式履新大众中国CEO之前,海兹曼实际上已经将中国作为其“工作主场”。今年6月份,海兹曼出现在一汽-大众整车试验场的奠基仪式上,随后7月,海兹曼又飞抵南京,考察当地的新工厂建设进展。
记者了解到,海兹曼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8月31日的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的奠基仪式上,而在此前一天,在国家总理温家宝、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海兹曼还代表德国大众,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在天津建设环保型生产设施以及工具和模具技术职教培训能力中心的联合声明”。
海兹曼强调,“中国对于集团‘2018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继范安德之后,大众中国将进入新一轮强人时代。”接近大众中国的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海兹曼很可能会带领大众中国,启动更加彻底的本土化战略,来发展大众在华事业,“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大众通过收权推行更保守的本土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