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10月份汽车工业运行数据显示,10月份自主品牌销量比9月份环比增长了4.2%,达到58.56万辆,在乘用车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提高了数个百分点。而同比增幅高达17.5%,相当于市场整体增幅的3倍多。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8.70万辆和160.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和5.3%。
笔者认为,自主品牌销量回暖并非是因为捡了日系的"漏",而是因为消费者逐渐趋于成熟,不再迷信合资品牌,车辆作为代步工具走向价值回归,而自主品牌正经历"量"到"质"的嬗变。
不再迷信合资品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洋品牌被神话之后,就导致了不理性的跟风崇拜。
然而,"路遥知马力,日久出真相"。那些X系的洋品牌车型,都曾陆续爆出质量负面新闻。
而某些合资企业推出的新款车型不断爆出减配传闻,也慢慢改变了消费者的观念。花钱要花得值得。昔日那种中国市场"人傻、钱多",只要是洋品牌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境况已经不复存在了。
曾几何时,那高入云端的价格让跨国汽车公司从消费者手中圈走了巨额利润。但成为"冤大头"的购车者奉上了真金白银之后,却被低眼相看。跨国巨头常常遗忘了"衣食父母",召回缺陷汽车时搞中外有别,让中国消费者心伤和心寒不已。
跨国公司的这些做派让消费者打破迷信,走向理性。汽车购买行为转变为,结合自己的财力和需要来购买自己想要的车型,而不是像以前只盯着洋品牌。
车辆代步工具的价值回归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改革开放之初,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汽车是"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 ,但现如今,富裕起来的人们,买车主要是将车辆作为自己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变化。
银子来的便宜或者不需要自己掏腰包的,豪华车会满天飞。但普通老百姓讲究的是实惠。
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呈现年轻化。他们敢于消费,但成家立业,花钱的地方很多。有辆代步工具不受风雨之苦就足矣。
网络发达的今天,懂车的人越来越多。当虚荣、面子的攀比思想褪去,理性超过感性之时,价廉物美的商品必然受到追捧。
买得便宜、用着舒心,低售价、高品质的自主品牌就有了更大的市场。
自主品牌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自主车企在岁月的沉淀中,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也大大提高了自主品牌车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在自主品牌车型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之时,对自主车质量的疑虑也在打消,信心逐步建立。
J.D. Power的2012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自主品牌行业平均问题发生率创历史新低,缩小了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
与此同时,在同价位的A级车里,一些自主品牌的车型在配置上反而丰富得多。这是吸引年轻用户的原因。
自主品牌车型市场份额得以上升,证实了付出终有回报的自然法则。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