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2全球汽车论坛 > 2012全球论坛现场报道

朱华荣:车市将保持6%-8%增长 需求个性化

2012年09月07日10:17
来源:搜狐汽车

    朱华荣:谢谢主持人的介绍。谈到这一主题——"中国汽车工业的短期、中长期发展展望",这里面涉及的理念很多。我想对整个大环境、中国市场未来汽车业的发展情况讲一下我的看法。

    车市和车企都会更加理性

    第一,据我判断,企业将会更加的理性。从原来简单的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追求品牌,包括追求经营的质量方向去发展。从盲目的扩张向精益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方向发展。

    第二,大家关心未来市场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增长情况,我对此一直保持乐观态度。我认为未来的中国市场平均保持6%到8%的增长速度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面有两点,一个是国家基本经济状况,另外一个是刚性需求。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不管这个社会发展过程里面有什么样阻碍需求的举动,比如限购、限行等,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措施阻挡了人民需求的情况,这些措施最后统统都会被取消。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我认为出现30%、40%的增长没有可能性,但是在很多时候,出现百分之十几的增长是有可能的。对于中国历年来的发展波动,我还是比较乐观,说不定在未来的两年就会有这样的现象。

    汽车市场会更加细分 个性化突起

    第三,我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会更加细分、更加有个性。由原来传统的、中国老百姓普遍喜好的三厢车逐步会向跨界的两厢车发展,包括其他品种的发展。还会从大家比较喜好的传统颜色细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个性化需求,我认为智能化发展方向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它使减轻驾驶疲劳、驾驶更有乐趣以及一系列智能化的应用成为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锁定混动  但新能源汽车使用范围有限

    第四,在新能源节能汽车这个领域快速的更新换代。这是出于我国一系列政策和全球对中国一系列的压力的原因,其中包括碳排放的问题。这些压力都传递到了中国的汽车产业。所以我认为节能环保这一技术的应用,包括对新技术的应用会非常快。混合动力会在中国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尽管对混合动力的争论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可喜的看到,最近国家行业政策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再一次从政策上提出了支持混合动力。

    新能源会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据我个人判断并非乐观。不管国家的支持力度多大,作为一个有限的交通工具,都始终会在一个有限的使用范围里面。因为目前的有关技术表明,新能源的局限性,尤其是高居的成本,只要作为一个商品,就一定要有人愿意买单。而这个买单不是靠政府能够长期大量支持下去的,因为国内外政府都在说要支持新能源。我个人认为不过是政治家们的一些说辞而已。因为真正要把纳税人的钱全拿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问题。

    短历史增加企业挑战 汽车业将有很多整合

  第五,未来汽车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挑战更加巨大。要解决的问题更多。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和汽车业里面。他面临的矛盾会远远大于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欧美等国家。因为我们是把历史的长河压缩,别人在十年、五十年里面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五年、十年里面全部解决。这不仅给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汽车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要求大家更聪明、更有办法。

    但事实上,这种挑战会带回到企业,所以压力会非常巨大。而且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认为,稍有不慎,企业可能面临生存的危机。我认为他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事。目前在应对新的油耗问题上,企业有大量的投资,全新的动力,去研发生产市场。当你的产能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你会发现,立刻要下行。因为新的法规又来了。原来一般说一个传统新车可以用到十年左右。现在在中国的情况不行。你研发一个平台,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于法规的限制造成更新换代。当然环保、安全、交通方面也会带来更多的挑战。

    第六,汽车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就会出现很多整合,这种整合不是政府要求,而是企业间的自动的、自觉自愿的合作。当大家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的时候,不管是国有也好,民营也好,合资也好,企业间的整合大家都会低下高昂的头,握手言欢,共同谋求发展。这是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我们认为有必要把这个企业良好的经营下去。

    中国车企必须发力国际市场 以分摊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七,国际市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业国。但是它仅仅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小部分,仅仅占到30%左右。我的判断中国的自主品牌必须要走国际市场,否则你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合资品牌的6.6万辆,除了在中国这个市场以外,会乘5、乘6,甚至有的会乘以10。在中国的自主品牌是三万辆或者三万辆多的时候,在我们竞争的这些国际品牌或者合资品牌,他的平台使用的会是30万、40万辆。10倍以上的差。还有企业间共享的平台,那就是一百万辆。三万辆和几十万辆的分摊成本。未来中国自主品牌想以低价甚至低成本的模式发展理念,会被颠覆。随着规模扩大、研发投入、管理提升,你的付出,再加上国际一系列品牌本土化的研发、本土化的采购,成本的优势就不具备、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如何尽快走向国际市场,分摊在整个研发、管理、供应商等一系列领域的成本投入。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梁蒙)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