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2011发动机高层研讨会 |
各个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上总体的方向渐趋一致,但是各自讨论的还有差别。
美国更多的是通过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确保能源安全来规划它的政策。欧洲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以法规驱动;日本还是确保能源安全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分析日本很多企业的技术路线,这个体现得更为完整。
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法案、不同的国家计划,提交以后是1993年克林顿时期。分析这个计划,除了内燃机、柴油化,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措施就是动力混合化。实际上,美国三大家公司更多是基于这一计划的技术。到2020年,将实施更为激进的计划,这个计划更进一步,侧重在燃料电池,希望在短期内用五到十年把燃料电池产业化。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燃料电池技术进步比较快。之后布什后期提出“20、10”计划,主要通过生物燃料,用10年时间把石油依赖度降低20%。后期奥巴马上台之后,又把侧重点放到了电动汽车。
日本早就提出对燃料的研发规划,包括五个方面:蓄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清洁柴油,生物燃料,智能交通。日本这个规划比较全面。目前政府的支持重点倾向于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其他方面在前几年做得更多。
欧洲利用的是“二氧化碳排放法规”,通过制定不同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来用法规驱动。主要国家的这些新的动向,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后,叫新能源战略,新能源战略其中一个就是动力电气化。重点推动关键零部件以及小范围的示范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投入建设非常巨大,我们国家十年电动汽车研发,投入很大,十年不到已经花费二十多亿。一次在动力电池上花费24亿美金,其中15亿花费在动力电池,5亿在电机、4亿在基础设施和示范。而且要求24亿必须1:1配套,也就是48亿美元,而且要在近期安排到位。欧洲利用法规以及政策,就是利用优惠贷款政策。
日本投入240多亿日元,重点在动力电池上。从公司来说,目前都有自己新的动力系统的战略,各个公司基于自己的产品、技术、状况各有不同,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一致,长期来看是趋同的。
内燃机和变速器的改进、混合动力、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按照时间和空间,不同的技术路线是交叉的。特别是针对混合动力和动力汽车不同阶段的产品规划。这是丰田公司的,丰田公司的图看着不一样,但是最终结果、技术路线从长远来看都是一致的。大众也是一样,传统内燃机的提升和混合动力、电池。这是各个公司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略有差异,但长期来看最终动力电气化是趋势。
对于国际电动汽车发展形势的主要判断,电动汽车、动力电气化成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路线的实践。
混合动力已经率先实现商业化。这一点也体现了刚才说的国家战略。日本除了注重能源安全之外,更多的是要让市场、消费者能够渐进地接受新技术,这是长远的基础。他们的开发、技术都很好。
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美国人提出的,这一点我个人分析也是跟国家产业竞争力、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有关。因为锂离子电池密度的提高,产品的性价比、配套设施的完善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未来三到五年纯电动汽车也将在起步阶段,燃料电池商业化预期有所降低,但仍然被看成面向未来的战略路线。
这一点,对燃料电池商业化的预期又有比较大的变化。在2008年2009的时候,以奥巴马上台为标志,大家非常看轻燃料电池,但是近两年包括通用和丰田,他们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两个国际大公司,都把燃料电池商业化起步年定位在2010年,这种预期我个人判断是比较现实的,2015年不止是可以大规模使用,成本也不是和现在同日而语的。它的性能只要能用,就要比纯电动汽车好很多。
电动汽车除了混合动力是以日企为代表的,其主要的厂家混合动力已经基本成型,有比较强的进步,主要说燃料电池。这些技术的产品可以说现在在研发阶段。有一个现象也可以证明,关键的零部件,不仅是包括电池和电机,有的直接是资产进入。可以说也表明了这些大公司的判断,开始进入商业化或已经商业化。
原来判断中国汽车产业是不是真正商业化,看对电机、电池两个供应商的定位就可以判断:如果是研发合作伙伴,那么就有产业化规划。从这个现象来说,各个公司也可以判断高度电气化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产业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