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 2011天津论坛采访 |
将面向中国开发专用技术并率先应用
记者: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第一,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日产作为全球跨国车企,请您谈一下如何看待这次中国汽车产业发生的主要变化,以及这个变化为全球汽车产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你觉得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河原稔:非常宏观的问题。中国现在的汽车市场在1800万台这样一个量非常大规模的市场。也是在全世界处于非常领先的水平。在我们汽车生产厂家来看,日产以前在日本国内市场、欧洲和美国市场出口车辆。现在面向中国出口的车辆也是在这些车辆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改进,然后投放到中国的市场中。现在由于中国的市场已经规模非常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日本国内市场,或者是出口到欧洲、美国市场的车型进行改进投放到中国市场。现在的做法应该是如何开发中国市场专用的车型。因此今后可能车辆是面向中国市场开发的,先投入到中国市场。然后再将这些车型投入到世界其他的市场。可能会变成这样一种方式。因为我本人是负责新技术开发工作的,今后我们不是再先把日本或者是美国市场的新技术运用到中国市场来。而是面向中国市场开发专用的技术先用到中国市场。
记者:日产品牌的供应商要求他去完成英菲尼迪品牌的供应,他要有一个培训的过程,这个培训的过程时间是多长?
河原稔:主要跟经销商本身的能力有关,很难说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记者:我来自二十世纪经济报道。前段时间温总理有一个对于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提出了看法,有消息说,正在制订的新能源发展规划距电动车发展目标有一定遥远。日产是否觉得中国政府对电动车的重视程度有一些看法?是否依然看好电动车在未来中国的发展?
河原稔:从大的方面来讲,关于电动车,日产的看法,最终是要实现动力单元的电动化,这个目标我们是不会改变的。电动车的发展跟国家和市场、政策都是有关的。基于这些不同,发展的速度、脚步、步伐会有一些不同和变化。但是我们总体大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日产也是力争在中国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动车,快速的普及和发展电动车。这一点也是不会改变的。
记者:我是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第一个问题,东风日产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应该是利润率非常高的一个企业,是因为成本控制得好。成本控制是否会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在中国的产品上?在原材料采用上,质量控制是否严格?东风日产在中国的产品,成本控制有哪些独到之处导致成本非常低?第二,我知道您在环境部门工作过,我们知道在东风日产发动机工厂制造车间,是一个环境友好型企业,东风日产发动机工厂是经过当地的检测,对外排放臭气浓度超标40%,您知不知道这个事情?您有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整改?因为现在已经两次整改了,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河原稔:第一个问题,我们在东风日产车型的研发工作方面,研发工作都是在广州花都进行的。所有研发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关于东风日产的利润率高,这一点我不认为只是因为成本控制得好。我们认为得到成功还是因为能够研发和设计出好的产品,包括质量上乘的产品,才能得到相应的成功。关于这些车型的技术方面,我们始终认为需要应用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哪些技术是市场上最需要的技术,我们就会把那些技术运用在车型上,而这些工作正是位于东风日产广州的研发人员负责的工作。他们非常了解中国市场,他们知道哪些技术是最需要的。
第二个问题,广州花都发动机长是属于东风日产的管辖范围,我们这边不清楚这方面的情况。从个人方面来讲,我是没有办法回答你这个问题。在这方面需要向东风日产方面了解相关的情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