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乘用车的范畴较广,而微客的性质更接近商用车,因此我们强调狭义乘用车,也就是轿车+MPV+SUV。为方便称呼,在此下部分简称狭义乘用车为乘用车。
1、05-2011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
图表 20中国狭义乘用车月度零售走势特征
09年-10年的持续上坡走势基本完成,11年的狭义乘用车零售应回归正常的U型季节走势,但今年走势异常复杂。11年的1月高起步后进入大幅回落状态,2月仅高于同期不足3万台,3月出现一定幅度回升,但4-5月又进一步快速回落。今年4-5月的走势受到地震等因素造成一定的产销损失,而6-8月的回升是对4-5月日系缺货超跌的修复回补。9月的车市增长是节能车补贴政策退出带来的强力拉动,10-12月的零售与同期都是负增长,这也是今年连续3个月的负增长。
由于数据有滞后性,尤其是旺季过后的数据一般都是滞后体现。一些企业喜欢平稳和谐增长,因此10-11月的持平是大幅零售负增长的体现。但10-12月的走势仍体现出强势向上的特征,且高点高于9月的政策退出期,这是市场较强势的结果。
图表 21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增速对比分析
11年1月的零售增幅18%是对年末疯狂走势的滞后显示。而2月的零售增速大幅下滑到4%,相对体现出了市场回落的真实面貌。3月的增速14%有10年基数低的缘故。4月的增速回落到4%,5月进一步回落到3%以下,4-5月日系的零售丢量有很大影响,6-8月的零售相对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9月的零售增速达到近期新高,因此带来10-12月的零售负增长。
总体看11年的增速是各年度最低的,与10年的增速曲线在3季度较接近,4季度大幅拉开距离。而11年增速曲线与07年走势相近,只是年初相距较近,2季度拉开差距,下半年维持相近特征。
3、狭义乘用车各级别本月批发表现
图表 22狭义乘用车各级别本月批发表现
此图为本月厂家批发走势。总体看各级别批发走势继续保持高级别好、低级别差的分化态势。经济型车环比11月和同比去年12月都是负增长,而A级以上车型的环比11月和同比去年12月都是增速较快。
12月的A00级车的同比增速-32%,成为唯一的大幅负增长的车型,而环比今年11月的微型车增速-2%,也是环比增长较差的,这是10年末A00级车强势增长带来微型车的今年压力很重,而节能车政策的新批次推出较慢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12月环比11月的增速也出现负增长,企业藏数等待新机会。
去年政策受益小的B级以上车型今年同比增长都是23%,表现较好。而A级车的表现也是不错的。
4、狭义乘用车各级别零售增长表现
图表 23狭义乘用车各级别本月批发表现
此图为市场综合零售走势,其中的增速测算是完全依据零售数据测算。由于零售数据相对不完整,因此份额测算有一定偏差(很小),但可以更好增长体现趋势。
12月零售增长与批发增长的特征反差较大,批发虽然有负增长的,但零售的环比都是明显的正增长。而且a0级的零售环比11月增速最快。
但受到去年基数过高的影响,今年的A级以下车型的零售同比增长基本都是负的。
5、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分车型国内零售表现
图表 24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分车型表现
此表体现的是每一个细分类别占上一层总量的比重。也就是11年12月A00级别轿车占A00级乘用车的比例为97%,而A00级乘用车占狭义乘用车总量的5.7%。如果计算A00级别轿车占狭义乘用车总量的份额比重,应按97%*5.7%,计算结果是5%。
狭义乘用车的MPV、SUV、轿车的分类很简洁,但割裂了同类产品的转换趋势,似乎轿车自身一条产品线,而MPV、SUV等衍生车型与轿车的源车型没有直接关系,这样的传统分析效果不够充分。我们希望把狭义乘用车通盘考虑。最明显的是A级轿车的变化趋势是否向B 级轿车,还是向同类底盘的SUV 等车型转换趋势更明显?从产品布局看,轿车布局最充分,但轿车的衍生车型市场还有很大机会。
从08年看到现在,A 级车市场的一枝独秀很突出,从09年12月的53%到10年12月的54%,11年达到56%,这种强化趋势伴随的是A级SUV 的强势崛起,A 级SUV 在A 级车份额不断上升,目前已经到18%,这是私人消费的区实行变化,而MPV 的增长相对缓慢一些,11年的MPV份额上升也主要是A级MPV贡献。
B 级车是商用性质更强,其MPV 的比例较高,而B 级SUV 的比例已经快速超越MPV 比例,这也是机会。C 级的商务需求更强烈,2011年C 级MPV 占C 级车比例达到19%,而C 级SUV 也有较高比例。
6、狭义乘用车各车系12月表现
12月的政策市下的各车系走势反差大。自主品牌内部的环比走势反差最大,自主12月批发环比11月增长7%,而美系的12月批发环比11月下降22%,成为环比最稳健的车系势力,韩系的批发也相对稳健。
而从零售角度看,自主品牌的走势反差相近,自主12月零售环比11月增长28%,而日系、法系的12月零售环比11月增长35%以上,这也是市场火爆的体现。
7、狭义乘用车各车系1-12月表现
图表 25狭义乘用车各车系2011年表现
今年1-12月的自主品牌仍是批发和零售的销量和份额领军,但增速已是很低,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国内零售负增长5%,表现进一步走弱。
受到10年销量转移和经销商补库存、以及出口的影响,自主品牌的零售增速远低于批发增速。而德系的批发零售表现均较强。美系的出口增长减缓了国内增速。韩系的国内增速表现较强。日系和法系的批发零售表现的较稳健。。
8、狭义乘用车各车系促销走势
图表 26乘用车各车系10-11年份额走势
此价格是针对各自车型厂家指导价的变化特征,由于厂家指导价多年不变,因此变化趋势较明显。
近期随着市场压力加大,市场总体促销力度逐步加大。在4月促销相对平稳后,6-9月的促销力度持续增强,而且5月的促销已经突破近两年内的高点。从5月开始的厂商促销投入进入历史高位,5-7月以每月0.5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上行。相对于10年8月开始的促销大幅增长,今年的8-9月促销力度平稳,11月终端价格回升0.7个百分点,今年12月的促销力度增加0.1个百分点,零售回落是必然的趋势。相对于10年12月的增加0.3个百分点,今年12月的促销稳健很多。
各车系的促销力度与所处竞争环境和自身实力密切相关。德系的促销力度最小,但11月以来已经逐步加大,12月环比增长0.4个百分点。美系促销力度在1-9月持续拉升后,10-12月逐步下降。韩系的促销力度在3-9月持续拉升后,11月稍有回落,12月又明显上升并到最高点。
近期自主品牌的走势仍是最艰难的,4-6月的促销力度大幅增长,3季度平稳,11月的促销大幅收缩,12月仍在控制促销力度,这也是自主品牌努力平衡销量利润并抵御降价增量的诱惑。
从级别促销看,A00级车的促销力度明显大幅收缩,而B\C级车明显持续增强,A级在收缩后明显增强,这也是正常的趋势。
9、核心企业促销跟踪
这是根据各企业的主力车型的促销比例组合测算的企业汇总,没有加权销量权重,仅为内部分析参照。12月的各家促销手法差异较大,既有一些持续收缩的,也有明显增强的。由于11月和12月有一些年型新车上市,市场价回收较明显,因此也出现部分中小企业的总体促销减少的特征。而由于节能车的审批量较少,因此没有出现大范围的跟风补贴3000元的活动,市场处于相对平静状态。
10、狭义乘用车各车系月度市场表现
图表 27乘用车各车系10-11年份额走势
12月各车系市场批发份额剧烈变化,自主品牌季节性上升,高端车型有所回落,日系冲刺力度较大。日系份额7月达到近年高点的26%,8-10月的日系份额持续回落,12月又开始冲刺到24%。而自主品牌份额在5-7月剧烈下滑后,8月开始回升,本月回到35%的近期高点,但同比的份额下滑1%。本月德系虽然低调,但同比份额上升很大。
上面的批发份额是国内外市场的组合,自主品牌表现似乎好一些。但从国内零售表现看,自主品牌的拉升更快,从11月的零售份额31%上升到12月的34%,这是季节性消费特征的效果,而合资品牌的这个特征不明显。
8、本月狭义乘用车主力车型市场表现
图表 28狭义乘用车主力品牌市场的月度市场表现
2011年12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型品牌依次是:雅阁、朗逸、波罗、哈弗、宝来、赛欧、卡罗拉、锋范、科鲁兹、CR-V,11-15名为福克斯、捷达、天籁、阳光、腾翼C30。
对比的11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型品牌依次是:朗逸、凯越、赛欧、夏利、科鲁兹、宝来、哈弗、帕萨特、捷达、波罗,11-15名为卡罗拉、福克斯、CR-V、瑞纳、英朗。
2011年的12月的合资品牌领先优势依旧突出,自主品牌仅有夏哈佛系列进入前10名,这也是的。
12月的合资小型车表现相对突出,赛欧、波罗在前十名,而瑞纳也在14名,这也是合资企业强化向下延伸的重要举措的效果。
但从零售情况看,12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量排名前十位的车型品牌依次是:朗逸、凯越、悦动、科鲁兹、赛欧、帕萨特、宝来、捷达、夏利、福克斯,11-15名为卡罗拉、CR-V、英朗、腾翼C30、波罗。11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型品牌依次是:朗逸、凯越、悦动、科鲁兹、赛欧、帕萨特、宝来、捷达、夏利、福克斯,11-15名为卡罗拉、CR-V、英朗、腾翼C30、波罗。上海大众车型表现较强,夏利小型车的表现也不错。
9、各跨国集团的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表现
图表 29跨国集团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历年表现
自主品牌在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份额曲折回升,09年以来的回升态势在延续。2011年1-12月的自主品牌份额下降到31.2%,同比10年1-12月的份额还下降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成为被边缘化,消费升级等环境的压力对自主品牌压力巨大。
2011年狭义乘用车跨国集团的竞争格局剧烈变化,领军集团的份额继续保持强势。12月丰田和本田的表现较突出,日系厂家已经从地震、节能车鼓励等政策的影响中恢复,并开始弥补损失,跨国集团间的强弱竞争压力也在逐步体现。
10、各类资本性质企业狭义乘用车市场表现
图表 30各类资本性质企业狭义乘用车市场表现
从年度看,09-10年自主品牌份额上升趋势保持,合资品牌份额处于加速下降中,11年自主总体稍有回落,而单一企业的压力严峻增大。而自主品牌份额压力是逐步分化的,民营自主走是逐步改善,国有自主压力持续增大。
02年以来狭义乘用车市场各类资本企业快速发展,03-07年合资企业份额逐步下降,民营企业逐步成长。08年国有狭义乘用车企业份额小幅下降,合资企业抢回市场。2009年-2010年合资品牌较08年大幅下降7个百分点,回落到67%的历史低点水平,但11年有更强势的回升趋势。11年1-12月的合资品牌1-12月同比份额增长1.6个百分点。
09年民营企业大幅上升,2010年的民营企业出现减速发展,份额维持在13%的高位,11年同比表现不理想。11年12月仅有10%的份额,同比10年12月下降1个百分点。而12月开始的民营自主回升希望能变民营的颓势。
10年以来突出特色是国有自主品牌表现突出,10年以来国有自主品牌依靠加大新品投入而强势回升,但由于国有自主的起点高,基础还不扎实,高起点后必然有回归过程。民营自主的市场挖掘努力已经取得一定收获,近几个月的民营自主销量份额提升较强。
11、跨国集团在中国的动态
PSA拟向东风转让C5平台,平衡东风和长安。
12月19日,东风透露,在日产转让‚轩逸‛平台成就风神A60之后,PSA也计划向东风转让雪铁龙C5平台用于开发风神高端车型,目前这一方案正在东风内部讨论。东风与雷诺近期已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而且东风希望在新合资公司中以控股者的角色掌握全局。目前一个由东风高层带队的技术小组已经前往法国雷诺总部进行更为详细的考察。合资公司向东风自主品牌技术输血,始于日产。日产转让轩逸平台给东风,很大程度上希望雷诺国产后可以留在花都。在此之前,生产基地位于武汉还是花都、东风和雷诺的股比是双方谈判的焦点。。
现代-起亚定明年投资 在华集中起亚三厂
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确定了2012年投资计划,总额将达12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6%。其中投资主要涉及环保、安全方面的研发,而且80%以上的投资都将面向韩国国内市场。而对于剩下的20%,20余亿美元的投资将面向海外市场,其中在华主要集中于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的建设。按计划,三工厂将于明年二季度初动工,2014年达产,年产量将达30万辆。届时起亚汽车在华的年产量达到73万辆。而随着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将于明年投产,北京现代的总产能将奔赴100万辆。这意味着,两年后,现代起亚两大韩系车在华产能将达173万辆。。
雷克萨斯在华“变革” 利用新产品激活市场
今年,通过CT200h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广州车展全新一代GS250的全球首发以及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都体现出雷克萨斯“改变”的决心,。2012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将迎来爆发的一年,全新一代GS250等更多的新产品将在明年上市,同时会重点力推混合动力技术,进一步扩大混合动力车型在雷克萨斯全系车型中的比重,主要产品系列的混合动力车型也将逐渐登陆中国市场,成为豪华品牌环保的先行者。雷克萨斯在2012年继续以“改变”为主题,预计2012年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
捷豹路虎5年内推40款新车布局香港剑指内地。
未来五年里,捷豹路虎每年都会投资15亿英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并将推出40款新车型。”今年前11个月,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销售整车近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65%。捷豹路虎预计未来三到五年的增长势头将持续强劲。。
大众将在中国招聘60名“未来”领导人。
11月30日,大众中国表示,大众汽车已经在华启动了“中国60”招聘计划,欲招聘60位人才在合资企业中担任关键岗位高级管理职务,以提升人才本土化程度。据其透露,部分职位仅低于大众中国董事会董事。。
北京奔驰首批中德合资车辆20日正式出口。
继12月2日华晨宝马5系长轴距车型在位于沈阳大东区的华晨宝马工厂正式宣布出口后,本周二20日,北京奔驰在京举办长轴距E级轿车出口仪式。首批长轴距E级轿车正式交付出口销售,首批出口35辆,面向南美市场。。
德国顶级品牌巴博斯汽车正式进驻中国。
巴博斯始创于1977年,至今已经拥有35年的历史,凭借顶级专业的引擎改装技术及与众不同的奢华理念,成为世界各国皇室、贵族、富商和名流的至爱。巴博斯中国将在全国25个重要城市建立经销商营销网,首批开业的经销商有石家庄、呼和浩特、包头、榆林,之后其它城市也将陆续建成开业,其中北京将在金港国际汽车城建成巴博斯旗舰店,有望在明年4月落成,占地 4000平方米,集品牌展示、新车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巴博斯(北京)体验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