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3月23日,由搜狐汽车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特别支持,汇集诸多中国汽车产业界顶级专家学者、行业机构负责人和汽车企业首脑的"2012中国汽车50人论坛年会",于北京金茂威斯汀酒店盛大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反思与再决策"。"中国汽车50人论坛" 旨在为汽车产业高端人士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通过不断的交流为管理者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建议,从战略的高度为汽车产业献计献策,为做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理论指导,以此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综合水平的提升,使中国由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以下是互动研讨一精彩实录。
互动研讨一:汽车产业核心战略回望与思辨
嘉宾主持:
新华社原国内部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李安定。
讨论嘉宾:
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 李刚
原商务部部长助理、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 徐秉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孔辉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和谊
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 王秉刚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 饶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胡信民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陈斌波
主持人李安定: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说,我也有很多话说,但是我就不多说了。中国汽车到今天为止是一个甲子,60年。改革开放到今天是30年。1982年的时候,中国汽车开始改革。现在在座的好几位先生,包括李刚前辈,他当时是公司的总经理,是一汽的厂长,他是发动机最早的研发者之一。李刚在任的时候干了几件很大的事。在十二届党全会前后,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写进党义,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反思改革开放的起点,应该从这儿开始,现在请李总,您作为您对汽车工业的这三次成长、反思和期望,请您谈谈。
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李刚:反思中国汽车行业30年发展
李刚:过去30年我们一向本着汽车行业自主发展的原则,可当时我们的目的没有达到。虽然我们打下了基础,但从发展速度讲,远远不及后30年。
互动研讨一嘉宾李刚
现在回想起来,前30年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中国汽车工业将来会有巨大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成为支柱产业,这一点信心不足。我们当时的想法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大差距。我们认为,汽车工业应该有大发展,我们非常落后,而当时的主要政策执行者则不以为然。
好在党中央对汽车问题非常重视。我记得,十二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就已经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就是对中国汽车工业前景没有很好的预计。这是第一。
第二,1980年左右我们没有核心技术。当时组织了很多人探讨,怎样把国外技术引进来。我们的想法是,把外国技术买断,变成我们自己的,然后促进自己发展。所以这阶段基本都是用贷款买断技术,引进车型。后来感觉这样还不够,需要进一步跟国外企业合资。
我们希望政府能有资金支持,但政府也非常困难,没有钱,尤其没有外汇。这时只有跟国外合资,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我认为,在主张合资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想到,或者安排一些具体工作来发展自己,要跟合资结合起来,但这一点我们也没完全做到。出人意料的是,我们进入合资模式后,这个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国汽车工业前进的步伐。
我们本来应该及早组织自己力量进行自主开发。但是当时盛行的几个论点拖迟了我们的步伐,我觉得现在应该反思。
一个论点是,我们不能完全走自己的路,不能自主进行开发和发展,需要走“6+X”跨国集团的道路,在世界汽车产业中,我们只要跟风就行了。
第二个论点是,我们不能学日本和韩国搞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说他们的经验过时了。我们的国情和过去日本、韩国的情况大不一样。这也是阻碍我们前进的论点。
第三个论点是,汽车界以外的人认为我们合资是为了市场换技术,从这个观点来看,如果合资,自然核心技术就能到手,说你没必要搞什么自主开发。这的确是对我们汽车行业的一个误解。现在有人反过来又说,你不是合资很多了吗?现在全世界各个汽车发达国家都进来合资,到现在你也没有换来核心技术。这是你们的失败.我觉得这是不能接受的。
李刚:企业应搞好合资的同时做强自己
综上所讲,我们应该接受过去的历史教训。政府应该看到,我们汽车工业还有很大发展前景。目前我们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才60~70辆,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该投入更大精力,给予更多资金来扶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这是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
另外,从企业来看,合资后已经积累了必要资金,现在应该用它大力做强自己,要由大变强。由于自己不能开发,或者开发力量很弱,就要想尽各种办法强化自己的科研开发力量,根据市场需要创新产品来跟国外企业竞争。
现在我们面临的困难非常多。不但轿车合资企业多,卡车也跟世界重量级企业合资了。但不论怎样,我们企业要清楚一个观念:企业应该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别人只能是帮忙,企业要自己攻克汽车技术和管理的难关,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我们对外资的竞争能力. 另外我建议,企业集团内部要以大带小,把整车技术搞好之外,还应该扶持跟集团做配套的这些企业的自主开发。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成长,你的整车出来时自主开发程度仍然有限。成本也降不下来.
据我所知,现在有很多追求高品质的汽车,其零部件基本依靠国外。比如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电喷系统,增压器,电子管理系统,甚至有的活塞,活塞环,缸盖螺栓都过不了关,还得用国外的。
有些小零部件对汽车总成会在质量上产生大影响,我可以保证汽车多少年不大修,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很多车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这些小毛病大体出在什么地方?大多是国产配套的一些部件。所以有实力的大企业应该带动这些零部件企业进行改造,提高其产品品质。
最后,我还建议企业家应该放开眼光,搞好联合,搞好兼并重组,这是我们成功的根基。因为只有规模经济以后,才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开发品质。这次我有幸到南京,发现上海和南京做得很好,双方互补共赢,平稳地过渡,没有闹事,双方都很满意。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