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3日北京车展首日举办的北京车展官方论坛 “首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领袖峰会”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已构成中国汽车史上规模空前的自主品牌产业领袖、集团领袖强大聚集的阵容。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同跃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同跃
主持人周洲:有请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上台致辞。
尹同跃:尊敬的何部长,尊敬的李刚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把奇瑞的情况跟大家汇报一下。可能没有资格去说大的情况,因为去年国家宏观形势的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增长,一旦没有增长我们就感觉到有一些问题。实际上前面几年的高增长掩盖了很多问题,特别是自主品牌能力是否有那么强。我们的自主品牌都做得很努力,特别争气,但是效果持续的时间还是有一点短。我想随着销量出现负增长,这个情况我认为是正常的。
从质量来看,JDpower的数字表示,自主品牌成长平均在240年,现在合资企业品牌大概在140年,从距离上看是缩小了,从难度来说是增加了,越到最后越难。我认为这几年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由不会开发新发动机变成会生产发动机,由不会生产变速箱变成会生产变速箱。在管理创新上,汽车有两千多个零部件,如果打散的话超过一万个零部件,这么多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出现问题机率比较大。如何对出厂质量,或者3个月质量、12个月和36个月的质量进行监控,最后都可以找到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发现到最后就是体系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非常严密的流程,没有非常严密的体系,我们的产品和市场就是脱节的,产品和心里想的就是脱节的。
奇瑞公司大概在2010年5月1号开展讨论,我们在想这么发展下去还有没有未来,最后得出来的结论非常令人可惜。人家都进入汽车行业,你用的工程师的环境是一样的,甚至更优秀的人才向合资企业聚焦,甚至劳动力成本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你靠什么去获得用户的青睐?用户用钱来投票,我们做企业一定要满足用户的两个需求: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就是质量性能的需求,一个经济需求,一个品牌能不能符合你生活方式的需求。所以我们很多企业都是从工程师的角度来做产品,没有研究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怎么满足用户的这两个需求。我们也要对满足合作伙伴,特别是员工的要求: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就是让他的工资待遇不能够比其他人差,不能比其他行业差。他的精神需求在我们何部长那一代人是非常纯洁的,大家的价值、目标,给重工业做事的愿望是统一的。现在的政治思想即使往一个方向引导,但大家想的还是不一样的。80年代初的时候一汽学不了,很多企业迅速走样,因为我们没有像日本丰田那样的员工环境。最近我们从日本丰田那里找了一个老工程师,有很多人是不愿意离开丰田的。即使他们退休以后,心还是在丰田的。
作为管理者来说,我们有一个挑战,就是自己的管理能不能把员工的心聚集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去引导。企业的经营哲学和经营价值,就是真正地把员工变成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每个人把他的心卖给企业,我们真正的管理就是如何去凝聚员工的心。
现在自主品牌的发展非常困难,由于仅仅把产品局限于物质需求,在性能上似乎跟合资企业的品牌差不多,也能够开,也满足法规,各方面似乎不错,但实际上我们缺少一块,就是缺少品牌内涵,没有品牌内涵。我们有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品牌。实际上我们经常问自己,什么是品牌?所以我们认为品牌是有内涵的,品牌要满足用户精益的需求,品牌的基础是用户的需求,品牌的基础是用户的产品。所以现在要考虑如何抓住用户的心,抓住市场的发展规律,抓住年轻人逐步成长的生活背景,了解随着经济发展他们的消费习惯会产生哪些变化,通过这些流程来建立产品战略方向,把产品做对做好。
第二个就是产品能不能做好。那么多零部件组合在一起,那么多供应商组合在一起,如果没有一个比较严密的流程,比较严密的管理体系,是很难把产品做得一致,做得很好的。这就是我们如何从240压到100以内,这是体系的问题。不是你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而要看体系能不能支持这样的做法,所以我们现在做体系方面的工作。
再一个由于自主品牌本身的特性,致使有效市场非常小。尽管有两千万台,轿车1300、1400万台市场,但我们的有效市场仍非常小,12万块钱以上的市场是别人家的,而且这个有效市场随着用户的升级仍在不断缩小。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跟着升级,那么整个市场份额自然会下降。这是我们如何扩宽有效市场的问题。有些公司在海外市场做得相当不错,我们去年有16万多台整车出口,今年预计目标能出口22到23万台,现在每个月大概在两万台左右,这个数字是不错的。即便如此,我们在海外的市场仍然非常窄,欧美加在一起大概占全球一半市场,剩下的海外还有不到两千万台,有效市场是非常小的。因为产品特性导致有效空间非常小,应该怎么办?如何去扩大我们有效市场,如何提高我们产品议价能力。如何建立品牌,做对产品,做好产品,做精产品。这个话的背后支持就是体系。这是我们现在要说的一件事情。
那么在建立体系过程中,奇瑞公司现在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多方面的流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大规矩也有小规矩。包括现在在产品整个的研发技术方面,我在这里代表奇瑞,也代表一部分自主品牌企业,认为多数自主品牌产品都属于逆向开发,这在很多情况下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能学会了80%、90%,到最后的实际差距就是如何能成为品牌。奇瑞在2010年5月份缩减了很多产品,拒绝了很多产品,有很多产品已经干到接近结束,但还是咬紧牙把它停了。我们的品牌内涵是什么?我们体系是否完整?我们产品出来是否能够接受?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在研发系统架构上进行了大调整。过去我们逆向工程一个团队可以把所有的产品都做出来,第二个团队能够强强联合,但现在就是按照专业化方式开展,然后聚焦产品。我们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人才支持可以继续深入开发,包括拥有20亿的实验设备,这些实验设备基本上满足了欧洲以及欧盟的品牌认可。
所以我们现在要从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转变,向体系建设转变,单独从立项变成体系,做好产品,做对产品,最后要建立品牌,建立真正的品牌。心里一定要清楚我们卖给什么样的人,他们吃什么,住什么,玩什么,用什么样的车,我们认为这是品牌的内涵。今天在北京车展展出了一款SUV,把后盖揭下来给何部长看了一下,还是不错的。要满足市场的要求,就要有严密的评价系统,有严密的流程保障,所以这一方面希望用更严密的系统,更大的资源把产品做好。过去想把产品摊大,但最后都做不精。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路线是充满信心的,奇瑞的口号是这样的五个字:品牌(品质)和国际化。实际上就是五个字,围绕做品牌来考虑应该怎样建立体系,怎样建立流程,怎样聚合资源平台。假如今年卖二三十万台的话,现在就要做一个出口倍增计划,出口要再增一倍,每个月做到四万台,也是不错的量。面对不同的反馈和不同的政策宏观调控来进行调整,能够让我们做得更强。从做汽车来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建立品牌也不简单。只有理想而没有系统性的开发,这种企业迟早是要完蛋的。我们对奇瑞公司的发展方向在战略很清楚,摔过的跟头和犯过的错比你们多,也欢迎国内其他自主品牌企业到奇瑞公司去,我们会把经验和教训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们认为不对的,可以教我们怎么做,认为我们做错了,对你们的工作也有所启发,这也是增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分。
最后再强调一下,中国不会迅速变成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但我们仍有信心,仍有意志,有何部长这种用一辈子的经历去奉献的人在,我们这一代没有理由不把这个帮子接下去,去登到更高的山上。我就向大家汇报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