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这些国有的大型企业通过合资企业获得了巨额利润。
包亦农:从一开始成立合资企业的目的是获取技术,帮助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快速研发自己的技术,而且可以借助合资企业获得巨额利润。一汽,上汽和东风建立的合资企业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开发自主技术的意愿并不强烈,因为依靠合资企业就可以取得经济上的成功。
搜狐汽车:这些合资企业如今推出了不少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如宝骏、启辰等等,您如何看待他们的市场表现?
答:目前,仅有宝骏品牌的宝骏630在市场上销售。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宝骏630的销量约为2万辆,因此基本上宝骏630的月销量超过5000辆。总体来看,启辰等其他合资自主品牌还未真正上市销售,即使已经上市的自主品牌销量也很低迷。
事实上,市场并不需要这种品牌,其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要求。这基本上是中国政府支持本土汽车制造商发展的另外一项举措。经过10年或者15年的发展,合资企业向本土汽车制造商转让的技术有限。外国汽车制造商极力保护自己的技术,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并未真正从其中获益。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的初衷是为中国本土品牌提供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但现实是从车展上可以看出这种品牌只是旧平台换了新包装,实际上还是旧款国际车型的“循环”。
对于外国汽车制造商而言,其需要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于是他们选择使用过时的技术。因此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这对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有益处,他们得到的只是过时的技术和设计,或许在短时期内合资自主品牌可能对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但从长期来看,合资自主品牌并不能影响消费者的习惯。出于长期战略,合资企业需要推出自己的汽车,但他们并不具备研发能力,还需要外国品牌的帮助,外国品牌对合资企业的影响依然很深。因此总体看来合资自主品牌不会对市场起到帮助,因为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反而加剧了市场竞争,会对本土汽车制造商施加更大的压力。合资自主对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拥有自主技术贡献不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