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白色三厢轿车缓缓驶入舞台中央。灯光骤亮。掌声响起。这是2012年6月28日,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汽菲亚特总装车间,在临时搭建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广汽菲亚特首款产品菲翔Viaggio隆重下线。
之所以说隆重,是因为到场嘉宾级别之高和数量之众创下纪录——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大使严农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以及菲亚特兼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广汽集团张房席等一并出席。媒体已经很难想起,近年来,还有哪家企业一款新产品的下线或者上市仪式能获此殊遇。
广汽菲亚特人却表现平静。对他们而言,自2009年7月6日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见证下,张房有和马尔乔内分别代表广汽集团和菲亚特集团在意大利罗马签署50:50合资企业的基础协议之日起,这个结果便指日可待。在中国做企业似乎更复杂一些,大家除比拼技术、产品、营销和市场外,政治理性也成为较量手段之一。
对其他企业而言,新工厂建成投产、新产品下线上市可能要单纯得多。但对于广汽菲亚特,这其中的喻意却深刻得多,复杂得多。究其主因,在近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菲亚特在中国汽车产业阵营里一直空缺。尽管在此之前,它曾在轿车大门刚被打开的中国市场上创造过辉煌的2002年,有过爆发式增长的2003年和2004年。
但菲亚特上一次留给中国市场的背影,仿佛并不因为它是一家立足意大利有着百年传奇造车历史的企业;不是因为旗下有着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玛莎拉蒂、阿巴斯等众多明星品牌的制造商,也不是因为在汽车业界传奇人物马尔乔内力挽狂澜下促成的菲亚特-克莱斯勒联盟诞生。它在中国的全部养眼效应似乎只在于轿车合资失利和退出中国舞台——2005年的那次转身,便是一次天黑。
寻寻觅觅多年后,菲亚特雄心勃勃的合资战略,终于与精明的广汽一拍即合。某种程度上,菲翔的上市,一方面终结了业界的焦灼等待,另一方面为新企业广汽菲亚特打开一扇窗。2009年11月3日,广汽菲亚特目获批;2009年11月26日,广汽菲亚特在湖南长沙奠基;2010年3月9日,广汽菲亚特正式成立。又1年多后,广汽菲亚特WCM工厂竣工暨菲翔下线……这一系列事件终于使业界对菲亚特中国迷局的猜测暂告一段落。事情从此有了变化。
“重新出发前,所有人都会问你同一个问题,你的信心在哪里?你如何让消费者重拾对你的信任?”新闻发布会之后的简短媒体沟通会上,广汽菲亚特总经理郑显聪像在问自己,又像在问别人。“我们也知道,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我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
但那款长4679mm,宽1850mm,轴距2708mm,诞生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全新CUSW平台,被寄望殷殷的小小的菲翔能否承载如此重任?
是的,它遗憾地错过了中国车市的黄金十年;它亦缺失一个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的强力支撑。它上市之时,恰逢中国新一轮经济调整周期,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疲软,A级车市场更是狼烟四起。此背景下,它如何超越和突围?
对于这些疑问,无论是郑显聪,还是广汽菲亚特执行副总经理蒋平,均不置可否。他们相信事在人为,也相信借助菲亚特-克莱斯勒联盟的平台能创造奇迹。“广汽菲亚特的机会当在市场里。”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