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国家工信部发言人朱宏任在7月26日进行了反驳: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需要。并称美日欧对中国稀土开采加强管理和保护的诉讼是无理指责。
不过,中国此前已经在一起原材料的诉讼中败北,稀土官司的前景并不乐观。WTO专家组通常由三人组成,负责调查相关案件并提供解决争端的建议。WTO称,一般而言,调查组应在六个月内递交调查结果。也就是说,世界贸易组织将在2013年1月出台调查结果。
管制的无奈
目前,中国稀土的储量只有世界总储量的23%,却承担着世界市场9成以上的供应,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现状是建立在中国的稀土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
比如,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而且开采严重混乱无秩序,技术水平低,开采回收率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最重要的是,稀土矿所在地区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已经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地下水、地表水和农田也被严重污染。
而且,由于中国稀土开采技术水平太差,造成稀土开采的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稀土价格卖出"白菜价"。从1990年代起,中国稀土逐渐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地位。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增长近10倍,平均价格下降了36%,201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回归,但涨幅远低于黄金、铜、铁矿石等原材料产品。2000年至2010年,稀土价格上涨2.5倍,而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同期则分别上涨4.4、4.1、4.8倍。
美国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也一度肩负着全球大部分的稀土供应。但是由于中国稀土的成本竞争力越来越高,美国选择关闭国内稀土矿,而改为进口。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中国稀土出口走私异常严重。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有媒体援引国家发改委内部通报的数据,2008年国际上从中国走私的稀土数量高达2万吨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稀土产能严重过剩。以2010年为例, 当年中国生产各类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11.89万吨,超过了当年全球产量的96%,但是国内消费量只有8.7万吨。而有些企业的说法是,当年中国的稀土产量可能高达20万吨左右。
如此严重的生产过剩,又如何能够保证稀土资源的价格?
为此,中国从2005年起开始了对于稀土出口的整顿。2005年5月,中国取消稀土产品退税相关政策。2005年底,商务部公布《2006年稀土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第一次限定总出口配额为4.5万吨。2006年11月,中国再次出台对稀土氧化物征收10%出口关税等政策。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稀土出口管理"。具体的内容是:要严格控制稀土金属、氧化物、盐类和稀土铁合金等初级产品出口,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完善出口配额分配方式,严惩倒卖稀土出口配额行为。
2011年12月9日,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出口关税实施方案》,该方案自2012年1月1日实施,数据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2年我国将对镨、钇金属以及氧化镨新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钕、镨、钇的氟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类新征收15%的出口关税;对镧、镨、钕、镝、铽、钇的其他化合物新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钕铁硼速凝永磁片新征收20%的出口关税;其他产品关税不变。
管制的抵制
中国对于稀土出口的管理,在最近两年引起了美国等国家的极力反弹。
美国、欧盟和日本2012年3月联合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指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反了世贸规则,各方磋商未果;6月27日三方再次向世贸组织提出了成立专家组进行调查的请求。
而2012年1月30日,中国刚刚在一项关于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方面被被裁决不符合规定。而这项在2009年6月提出的诉讼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投诉中国稀土问题的前奏。因为,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在9种原材料案裁决以后,明确提出"希望中国对整个出口制度(包括稀土)进行政策调整,以符合WTO的规定"。
西方对于中国稀土政策的投诉源于稀土资源对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战略重要性。
稀土是17种特殊金属元素的统称,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导弹防御系统、风力涡轮机、智能手机等一系列敏感尖端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料。
当年邓小平曾经讲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但是,中国对于稀土资源的管理从来没有像石油那样对于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中国目前供应者世界市场上九成以上的稀土资源。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用于军事工业方面,能够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有人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与稀土的应用不无关系。
稀土资源同样对于新能源汽车工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以稀土制造的永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机的关键性原料。而目前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正在世界市场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稀土材料对于日本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因为如此,中国对于稀土行业出口的管理遭到了美欧日的反对。
管制的放松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今天对于稀土行业的管理加强正是对于过去稀土行业放任自流的一种回归。
但是,放任自流让西方世界获得了大量的廉价稀土资源,加强管理则让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稀土资源的获取上受到限制。而西方国家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控告。
明明美国有大量的稀土资源,却要让中国遵从所谓的贸易规则放开稀土的出口,这个世界还有讲理的地方吗?为什么世界贸易组织不去查查美国的稀土资源出口限制呢?
这也许正是中国需要学会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方面。自由贸易的原则从规则上看是保护自由贸易,但是永远都带有强权性质。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学会灵活运用自由贸易的规则来保护自己。
从上次的9种原材料的世界贸易组织裁决中国败诉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稀土一案中国胜诉的希望不大。但是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还没有做出最终裁决之时必须加强出口的管理,以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程序留给中国的时间。
同时,中国必须加强国内稀土行业的管理。出口混乱的问题关键不是在于出口,而是在于生产。只要生产源头严格控制,出口又能奈何?
美国不就是关闭了自己的稀土矿吗?中国稀土开采量与国内的使用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就说明中国的稀土资源存在关闭的巨大空间。中国已经不是过去1980年代外汇奇缺的时代,中国不需要通过系统出口来赚取外汇。
另外,加强稀土企业出口资质的审核,将出口企业数量压缩到更低的水平,同时提升出口企业的规模与质量要求。
同时,杜绝稀土初级原材料的出口,加强稀土分离企业的准入控制。而对于出口走私予以严惩。
中国稀土行业的弊端非常突出,但是治理并不一定要通过出口的终端环节去治理,从源头进行严格把控,既能将稀土行业的治理控制在源头,又能避开世界贸易组织的制裁。
最主要的,提高稀土材料的加工水平,从原料出口过渡到加工产品出口,从而真正杜绝两头在内、大头在外的困局。无疑,这需要国家与企业共同努力进行稀土材料的技术突破。
其实,中国对于稀土行业的调控措施已经出台很多,但是执行乏力,这才是中国治理稀土行业的最核心的环节。中国的情况往往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地方、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悖,造成整个行业混乱无序,提高执法力度,加强国内的管制与整顿,才是应对世界贸易组织裁决的最好办法。
(独家供稿搜狐汽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