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9月6日至7日,2012(第三届)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全球汽车论坛的主题为"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在两天的会期中,共设置了多场全体会议、专题讨论、主题讨论、圆桌会议、头脑风暴等流程,以多种交流形式,创造多元化的产业互动和交流平台。而与会的国内外汽车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将充分利用此平台,就论坛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辩论。以下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私募股权投资总监何林波在会上的发言。
主持人:感谢,下面一个演讲家是何林波,他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部的总监。他会为我们带来投资、金融方面的观点。
何林波:90年代初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从纽约开车出来,开的是一个韩国的车,走着走着就下雨了,他把雨刷子打开,他开的是韩国新车,走着走着一激动的时候他就这样了,雨刷对着刷,后来干脆就不走了。但是现在你看韩国车在美国卖的很好。八十年代你问德国人要不要买韩国车,他会说他根本不会想这个事情。但是现在德国人买韩国车的很多。
这个事情,开始的时候会很难,但是慢慢走的话,我相信中国车也会慢慢的走出去。用以前党的一句话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关于汽车走出去的一点想法。汽车这个行业一般来讲,都认为它的周期性比较强。在我们目前热火朝天走出去的时候,也要做一些细致的分析,因为世界经济08年危机以后,还是处在一个非常痛苦的从危机走出来的过程。在欧洲就有两难了。一方面,你要去欧洲买东西,现在确实有便宜可捡。我们07、08年想去欧洲买个银行,人家根本不考虑。但是现在你去欧洲任何一个地方说买什么,他们都说来吧,欢迎你。08、09年还会听到欧盟个别官员有一些保留,现在都是一边倒的欢迎中国来投资。在欧洲这个地方,经济增长在短期、中期都会有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所以,你在周期性比较强的企业,你还要考虑我到那儿去了以后,做的东西到哪卖。现在很多人包括其他地域的企业去欧洲做一些并购,他们一方面有选择的并购一些企业,同时也想到这些企业的销售60%、70%是在欧洲以外的。当然欧洲也不一样,北欧、德国。车这个东西周期性很强。
走出去这个事,我们中投在07年国务院成立的时候,就作为几个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所以我们既欢迎和国营企业的合作,也欢迎和民营企业的合作。我们中投的工作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我们是作为财务投资者,我们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我看这个项目主要是从财务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对里经营的那一套,是产业投资局做的。我们对财务方面的情况看得比较仔细。这也是我们强项的地方。中投从07年成立,现在四五年了,在国外做投资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和全球大部分私募精英和投行建立了比较广泛的联系。在国外的事情,我们搞定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也有相当的资源,主要是协助企业,共同做好海外的工作。我们的人员比较多的是有一些国外的背景。走出去很多的东西还是需要对国外的市场有比较多的了解。我们目前谈的比较多的,德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很好,目前在德国发展有一定的瓶颈,愿意来中国发展。但是你真正要接触这些德国企业,你发现不仅要会德语,还要跟他有一些接触、有一些了解,需要有这些经验方面的人才。我们在国外做直接投资,我们自己决定投了,就可以做了。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