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接受了新华汽车专访,他表示,国家并无明确的产业政策支持合资自主品牌发展,年内出台对自主品牌扶持政策的希望不大。
发改委陈建国副司长代表中国政府立场首次对合资自主发展模式予以力挺肯定:"合资自主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能简单拆分来看,但是如果合资企业不搞自主研发的话,那就永远只能从外方引进技术和车型,所以合资自主品牌应属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而诞生的产物,是由中外双方共同投资,一起建设的。"
对于当前合资自主品牌或将沦为外方过时产品技术二次开发利用的集散地,发改委陈建国大人站台指出:"这属于企业自己的经营行为,国家并没有规定企业应该用什么产品开发合资自主品牌。"
做为中国政府政策制定者之一陈建国官员强调:"支持合资自主没有任何问题"。他说,如果仅仅担心民族品牌的生存而拒绝合资自主,当初就不该让外国企业进入中国。这意味着,在支持发展合资自主这个较为模糊的问题上,发改委和工信部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发改委高官陈建国还表示,合资自主中外资投了钱,中方也投了钱,双方共同建设品牌,这是企业自身决定。"合资自主是市场自然而然的产物,大家不要太纠结于这个问题。"
与发改委同样具有权力权利权势权威权贵权杖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其副部长苏波大人在9月1日,在天津泰达汽车论坛上明确表示,对合资自主发展要予以大力支持。"要一视同仁地支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包括国内的合资自主。""如果将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排除在外,就等于把中国汽车制造的主要力量排除在外,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发展的主体将不复存在。"这是汽车行业相关主管部门高官首次公开对所谓"合资自主"进行政策表态。
一周之内,中国政府两位高官先后站台力挺合资车企的高调言论,引起全国一片哗然而枉顾自主品牌车企的感受,特别是对本土自主车企的打击极大,尤其是受到爱国人士的口诛笔伐。自主品牌产业上下游,最起码有上百万相关连的就业者,政府表态对他来说信心丧失之哀莫大于心死。虽然陈司长大人要求"大家不要太纠结于这个问题",但自主车企和其上下游关联行业都被中外联军消灭掉,上百万人因此而被丢被砸了饭碗,这对一个以"维稳"为当下中国政治第一要务的和谐社会来说,又增加了一个不稳的危险"定时炸弹",而一惯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愁的一些政府官员能担当起这一重大的责任吗?!
发改委陈大官人和工信部苏大官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直言不讳,终于让国人今天才明白和找到了——从来得不到任何政策支持民族自主品牌失利的真正原因所在。为此,有N多愤青偏激的网友怒斥道:"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和难以理解,这分明是长洋人的威风、灭国人的志气"。"这不是爱国而是在卖国!","再鼓励合资自主简直就是‘劫贫济富’""如此看来,被中外联军合围剿戮的中华民族自主品牌汽车还有救吗?!","一个连自已政府都不能最起码支持本国的汽车工业,那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还有前途可言吗?! 这对自主品牌下一步发展和生存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
前二年,在合资自主品牌这个畸形怪胎尚未出世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乘用车只能分到合资品牌残余的市场份额,而如今被合资自主品牌的打击挤压下,销量直线下滑,市场份额萎缩更是惨不忍睹。目前,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跌破30%以下,自主品牌继遭遇合资的价格战后,近二年来又面临合资自主的严峻挑战,本土自主品牌车企的困境日趋加深加重,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遭遇灭顶之灾而全军覆没。
现在无论中国政府官员还是由外商把持的合资车企公司如何给合资自主涂脂抹粉,给狼披挂羊皮,但不能改变的是:本土自主品牌车企的利润全归中国所有,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而合资自主产生的利润一半要分给外商,并还要交付天价的技术转让费,这就是合资自主与本土自主最大的天壤之别所在!
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只有在中国这个特色的社会里才能诞生出这个畸形怪胎。这个畸形怪胎出世是以牺牲和绞杀自主品牌为其历史重任和第一要务,是境外汽车大鳄海外的殖民地第三加工厂。合资自主产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合资自主是在各地方政府明里暗里支持下,靠境外母公司及合资公司雄厚的资本支持下,基本上都是采用已经淘汰的平台和车型上小打小敲地改良一下就能上市忽悠国人的车型,其成本及其低下,几乎没有开发费用就能成立一个品牌,再随意换个LOGO,借助合资企业的渠道就可以一路绿灯、畅销无阻了,这也是世界上最快捷、最容易得手的老款换新标的"挂羊头卖狗肉"策略的汽车发展道路。
众所周知,自主品牌车企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到投产、下线、上市、商改,需要全方位的巨大资金投入,就让本就盈利艰难的自主车企不可能象合资自主车企一样能大把撤钱和对各级政府进行巨款公关,正是这样投入与产出的不平等,使得合资自主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市场竞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公平竞争,但合资自主的出现却彻底打破了平等竞争的大环境,合资自主依靠中国政府支持的平台、低成本和合资公司资金和技术背景等综合优势。
从当初的"合资换技术换市场"到后来的"合资自主"换技术抢市场,外资控制技术,中方负责卖车的格局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其潜规则就是各取所需、各得其利,外方需要掳取中国市场和使利益(润)更加最大化。因此,无论是合资还是合资自主车企,中外双方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地方政府要的是带血的GDP政绩。
合资不能达到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合资自主依靠陈旧过时的垃圾平台,中方还是依旧无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真金白银的"核心技术"。钟师先生今天在一文中指出:"当前十年国内车市暴涨之际,打着各种'自主品牌'番号的车企应运而生,鱼龙混杂。中国并不需要数量繁杂的'自主品牌'侏儒,而是需要少而精能顶天立地的自主品牌车企,以及能到国际市场搏击的车企。"
眼下,本土民族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你要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就象当年的抗日救亡一样,请伸出援手拉一把中国车吧!如果自主品牌汽车要是被西方烈强和汉奸卖国贼联合消灭了,这是海内外十几亿炎黄子孙的最大的耻辱!!
授权状态:本文为搜狐汽车特约稿件,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任何机构观点。
另无搜狐汽车允许授权严禁转载, 若转载请注明该文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