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319期星期三会客室:警惕车内"隐形"杀手

2012年09月19日15:29
来源:搜狐汽车

  主持人:你刚才讲的一个细节,因为您是多年从事汽修的,对于大家说的空调的设计,我看到一些相关媒体的报道,目前汽车的空调设计有一种观点说,应该把它进行一个大变革。不管怎么样的讲究,但也不可能完全让它干燥,那种阴冷的环境里是最容易滋长各种微生物的。

  卢永超:目前汽车空调技术尚无技术层面改进

  卢永超:我最早接触的车里,连空调都没有。对于空调净化这一块,现在出现了带炭的空调滤芯,这也是一种提高。要想避免冷凝器凝固水之后,目前来说没有技术层面的改进。

  王秋凤:设立标准从制造环节控制

  王秋凤:刚才说的都是滋生出来的细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从它的制造环节一出来,为什么空气质量应该有一个标准?制造环节一出来,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车的成本压缩得很厉害,我相信有的车主一进去,开了几个月了,还特别大的味道。几年之前,有一个车主得了白血病,还打官司,因为他认为是车内的空气污染导致他得了白血病。车内物质散发的味道,苯、甲醛、甲苯,这八种多环芳烃里面包含的物质,这是我们个人没有办法控制的。这是制造环节出来的。制造环节的东西我们希望能够有标准来控制这个,在国外这都是有很高要求的。滋生微生物,原来大家没有注意,可能它也不会一定耸人听闻到什么程度。但是我们希望我们今天聊了这个了,提起大家的注意,注意一些卫生。我知道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的宝宝,年龄不太大,一上他那个车,就不舒服。因为经常带这个孩子出去玩,后来人家说确实车内的细菌对孩子的嗓子是有刺激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综合一下直播间的几位嘉宾,我们先从企业和产业的层面去分析这个问题。如果从汽车本身机械制造的角度上来看,对于空调现在大家聊的最多的,目前制造层面没有更加新的技术来解决根本的问题,怎么样去解决,就是我们车主平常用车的习惯,以及你怎么样去科学的使用空调,从更加深层次的层面上来说,我们汽车制造的标准现在比较低。能不能就汽车的材质、用料的问题制订一个更加严苛的国家标准,能够保障在市面上销售的这些汽车,哪怕你是十万元以下的汽车,但是你要合格。同时对于微生物的标准,刚才直播间几位嘉宾都谈到应该有。但是我们也听到一个相反的意见,这样我们期待的要准它太难制订了。谈到这个观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参与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乘用车内空气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任葛蕴珊教授认为这样的标准没有办法制订。

  葛蕴珊:源头不在生产企业而在使用习惯

  葛蕴珊:我们制订标准考虑针对汽车企业还是针对汽车用户。因为这个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可能不是针对汽车企业的标准。如果针对用户的标准,因为我们的车有几千万辆,每家每户都有一辆或者几辆车。他的车如果超标了,他就会滋生乱七八糟的治理的行业,最主要的是他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消除这方面的污染,所以不需要定一个标准,而且从技术上不一定可行。定标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或者减少它的污染,这个源头不在于生产企业,而在于用户自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制订一个标准,因为标准肯定是有一个针对性的,针对企业生产过程或者是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很少有针对使用过程的标准。因为使用过程的标准,车都是个人的车,没有办法实施,你说他合格了,不合格了怎么办。不是很好实施。另外,这个危害可能根本就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我个人认为消费者完全不需要担心车内微生物对他的污染,如果车内微生物对人体有一定的不良作用,要考虑消除或者减少他的影响。第一,我们要定期更换,或者是清洗车内空调的滤芯器,这是最有效的。第二,要保持良好的用车的习惯。特别是后备厢里面不要存放乱七八糟的东西,要定期的进行清理,在车内不要长期放食物、饮料。在车内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掉一些渣或者饮料汁,这些有营养的成分都可能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长。我们把环境改善了,微生物对车内存在的影响就会最大程度的减少。

  主持人:我们刚才听到葛教授的观点,他认为这个问题完全是消费者使用层面的问题,而不应该把它上升到一个制订生产环节的标准。到底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在一段路况和高之后继续我们今天的星期三会客室。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到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参与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乘用车内空气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任葛蕴珊教授的观点。他认为这个标准没有办法制订,各位直播间的嘉宾谈一谈你们认为有没有必要制订这个标准?

  王秋凤:需要强制标准来规避成本压力下的质量缩水

  王秋凤:刚才我们探讨的是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有没有必要制订一个标准,滋生的东西是后续用车,包括设计缺陷产生的东西,这些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的办法去衡量。但是我认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一定要有,你不达到标准不能出厂。这是生产制造企业在材质、其他的制造等等方面来控制车内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因为现在成本压缩得很厉害,如果不厉害,很多东西你也不能保证它百分之百没有味道,因为是化学物质,我们希望他能有一个标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主持人:而且必须得是一个强制标准。今年3月1号出台的只是一个评价指南,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不是强制性的标准。从秋凤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乘用车的车内空气标准应该制订一个严格的国家统一标准。对于车内材料标准,在出厂之前也应该有一个严格的准入制度和标准。这个标准是可以制订的。接下来我们要探讨这个节目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每一个手握方向盘的人应该怎么做。各自都给正在听节目的一些听众一些建议。从市场的使用习惯上。

  南辰:首先我建议每年清洗一次空调。我注意到现在一般4S店推荐的,他是从空调的通风道里给你喷进去一种清洁剂,让它循环一段时间,达到深层次的杀菌等等清洁的作用,这我觉得应该作为一种例行的推荐,每年夏季空调开启之前,你要把相关的东西跟车主讲清楚,让他自己选择。车主自己使用要注意细节,刚才卢工也提到一些,包括车上放吃的、放抹布、有一些雨伞湿了以后直接在后备厢里放一个礼拜。这些细节都是大家随手都能做到的。但是可能确实对于改善车内的微生物环境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我们来看看卢工的建议。

  卢永超:建议一年两次清洗空调系统

  卢永超:刚才南辰老师说关于空调滤芯,从我们专业的人探讨上面,我们一年建议两次,分季节性的,在入夏和入冬之前,空调需要做清洗。夏季温度高,室内的细菌产生更频繁,冬季很少使用车,使用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更换一下滤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是自己保护。因为我们毕竟在车上的时间也不少。上下班、出去游玩。在使用中我们可以避免这一块。只要我们合理的方式方法,这一块可以避免。

  王秋凤:首先我是媒体的,第一我提倡希望国家出台一些关于车内的空气质量的标准,在出厂之前。我买车时间不长。首先拿了新车,建议大家做一个车内的臭氧或者负离子的除味,或者多放一些炭包,这真的是为我们自己的健康着想。刚才卢师傅也说到,关于空气滤芯器,机油、三滤五千公里保养一次,空调滤芯和汽油滤芯都应该在五千公里换一次。因为空调滤芯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另外,我们日常的时候,车有时候跟家一样,家里丢的乱七八糟,很多东西也容易有味。经常开窗通风,经常管理一下自己的车,里面清理一下,有一个良好的习惯。

  南辰:送检检测机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南辰:目前北京的消费者也可以,如果怀疑自己新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超标了,荃类、苯类超标,也可以委托送检,目前全国20多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也在北京选一些车到密闭的车内取样测试,结果会在大规模的做完测试之后集中的公布。另外,在梁洪我们周四的节目里也提过,北京要建一座有国家鉴定资质的检测中心。根据表态,建好之后可以接受消费者个人委托,如果觉得我这个新车车内空气,虽然3月1日的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但是在鉴定相关民事责任纠纷的时候还是有参照性的。所以我们消费者也要注重在车内空气方面保护自己的权益。

  主持人:我们在今天的星期三会客室中关注的是隐藏在车内的健康杀手,我们是想通过今天的节目让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是需要车主用心考量的,不管是在汽车制造的角度上我们期望着国家出台严格的标准,对于空气的质量要有一个标准,对于推向汽车使臣的用材用料要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对于车主来讲,我们希望,如果有不少车主打开后备厢给清理清理,看看您的车里面是不是有上个礼拜吃剩下的苹果核、垃圾,给扔一扔,就是我们今天做这期节目的最大收获。本期星期三会客室到此结束,如果您想再次看到、听到我们的节目,请登陆搜狐汽车,也可以关注本周出版的经济观察报。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桑大伟)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