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雾霾天气这个东西不可能汽车一方面造成的,有很多因素。但是从公民角度来说,一方面减少雾霾做自己应该做的,另一方面跟自己的物质基础又是有冲突的。
南辰:需要政府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主持人:但是你刚才提到油品的问题,现在油品标准由企业来定的。
南辰:也不是由企业来定的?标准发起方主要的席位由三桶油企业占据的。如果标准制定方在企业,肯定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而不是最有利于公共的。相关的标准制定部门也需要反思,需要站在公众利益,可能站在美丽中国,整个环境文明角度,而不光是GDP。
赵英:汽车不是雾霾的主要原因,但车企也要加强社会责任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家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 赵英 |
赵英:这个标准不是三桶油,是标准委委托他们做这个工作。当然他们话语权强一点,总体来说这个标准不是说企业行为,主要是强制性标准。雾霾我同意韩老师说的,应该看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中间的一个东西,为什么说工业化呢?工业化中间工业生产,我们工业产品,耐用消费品,汽车消费增强了,城市化就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像中国这么大兴土木。我今天来的路上大多数灰尘全是工地上卷起来的,甚至垃圾。还有城市化,不纯粹是工业化的。一方面要考虑地看汽车污染问题,确实是有污染,在增长,但是呢,增长的比例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是你也不能否认确实是汽车的增长给PM2.5里面很多东西增加是有很大关系的。另外一个作为汽车工业来说,别拿这个不当回事,首先看到雾霾特别这一次公众压力是空前增大了,这是一个事件性的影响。今后汽车工业的发展,包括相关工业,油的发展都要围绕着这一方面相应的也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日本的丰田在生产线上都有,为了地球上的美好生活,作为企业来说从社会责任各方面,今后在这一方面确实要加强。
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不要把所有责任看成汽车工业,一方面汽车工业自身一定要重视,这个雾霾事件导致老百姓对这个东西空前的警惕。另外城市化中间,城市对雾霾管理来说,这个管理确实要加强,看北京裸露的空气多了,灰尘很明显。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在中国前进过程中,给大家一个警钟吧,今后要综合治理。比如油品,目前我这个发动机用了那么高规格的油品,有时候适得其反呢。油品和发动机是匹配的,不能说是一个劲提油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