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3两会汽车沙龙之雾霾

沙龙研讨会:机动车是不是雾霾天气的元凶

2013年03月01日11:5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二个怎么办,现在应该说这个政策要具体划分,利用这个事件来推动一些重大的进步。包括油品改革,包括汽车节能减排,现在不去做这个重大转变的话,那以后问题会越来越积累。你现在是毒霾,因为冬天。那夏天呢?没有雾霾呢,肯定以一种方式来表现,就会长期的,另外的一种事件来表现出来。因为我们环保这个问题欠帐导致的问题,已经积累得太大了。所以你必须在宏观层面,我第一个建议,下决心来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不能按照这样的还追求那样高增长,房地产行业还要这么发展,我认为都要纠正一点,中国宏观政策和一些产业发展的政策,中央提出以质量和效应为中心,一定要以它来衡量我们政府企业的好坏,而不是看他们GDP多少,GDP投资量,现在地方政府

  对这种投资、GDP这种主义,我认为是导致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必须大的政策有一个调整,政策做调整,产业方面也要做调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调整能源结构,这是讲解决雾霾问题,解决类似环保最核心点的,调整能源结构。

  我记得1998年之前,煤炭的消费量70%,然后经济增长放慢了以后降了两个点,降了两个点,后来十年增长又加了,把两个点补回来,另外加两个点,现在72、73,这个能源结构怎么调?我说就是减少煤炭的消耗量,一个是总量,整个能源总量控制,这个空喊的,十二五规划就空喊了。到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又说了,但是都没出台,能源总量控制,加上能源结构优化一定是减少煤炭消耗量,从理想值来说很难做到的。西方发达国家煤炭三十,其他的包括石油

  和其他清洁能源加起来七十,但是这个很难做,能做到哪一步?能慢慢从70到60,60降到50。四十亿吨,煤炭现在不能再增长了,但是煤炭实际上经济增长放慢,这个需求最后靠其他能源,调整能源结构,第一个是宏观政策总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调整能源结构。第二个才落实到汽车行业,汽车行业该做的,大家说的我都很同意。节能环保这个,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从生产上,从消费上,我们的汽车消费政策,或者鼓励自主品牌政策没有把整个汽车的消费,放在经济型的车的使用上。我在2010年的时候到乌兹别克斯坦,到了机场以后,看到车子好多那种小车子,看得像奇瑞,很高兴,机场全都是,我就很高兴,以为是中国车子,结果一看不是中国车子,是韩国大宇,跟奇瑞是一样的,QQ差不多。再观察一下首都一半的车子都是这种车子,首都,能源资源很低的国家,说明它的政策做得好。消费者都弄得低排量上面去了,这个节能了。我们越限购,搞得排量越来越大,豪华的,都讲豪华的。过去讲还有一些什么低排量的小车,现在北京越来越少了。说明我们实施这个政策,通过消费政策和生产政策引导这个是有问题的,你减排是什么?减排很重要的除了技术上的这种单位节能以外,更重要的减少它的排量,减排,减总排量,总排量基础上再单位节能,那就好了。我们现在汽车行业里面,我们消费政策是要纠正的,是要鼓励节能性的,经济型的轿车,排量小的轿车,实际上同时又起到支持自主创新的作用。我认为这些东西可以结合起来。

  赵英:也不是没有鼓励小排量的政策,车船税什么都有,但是现在看力度不够。SUV最大量使用,增长最快的国家,豪华车进口量最大,这说明这个力度不够。

  王小广:08年底,09年初实施购置税减半,1.6变成1.5,现在可以长期化,长期化是1.2以下全部免,1.2到1.5之间减半,长期化,不能这样只搞一年。

  韩应健:就得下狠手,政策有点太软了。

  南辰:我补充几点新能源针对私人补贴政策要加快,目前北京市仍然没有出台针对私人具体的政策,在征求意见,但是从企业征求意见方案,采取了摇号不能再购买新能源汽车,本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本身对雾霾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你给它卡上很多个门槛,不能真正的忠实于之前的环保部、财政部,四各部委办公厅说新能源免摇号,免限行,免限购,上海针对第一辆沪DZ新能源轿车已经上牌了,前几天上海车牌拍卖均价8.2万,这个车主办完沪DZ牌照125块钱,一个牌照费,如果这种理性补贴尽快显现出来,北京摇号比例1:70多,如果赶快放开这一道槛,会非常推动新能源车普及。

  再一个产业要有一个客观的判断,之前社科院第二次发布汽车社会蓝皮书,里面有一个观点也是我这几年一直非常拥护的,衡量中国汽车产量增速以及增量的天花板,不能再以人均拥有为西方的舶来概念,综合考量汽车社会承受能力。考虑土地、能源、环境,尤其这次雾霾把环境短板扯出来,考虑天花板增速,以前有诺贝尔经济学家预测年产七千万辆,这个有可能吗?一定要理性,对增速判断,市场天花板判断都要理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苏娟)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