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记忆》汇总

汽车记忆第15期:饶斌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2013年03月31日12:5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饶斌同志深远的战略眼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忍辱负重的宽大胸怀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李刚(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岚清、兆国,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纪念我的老领导、良师、益友,我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

  1953年我有幸在莫斯科商务参赞处和孟少农等同志参加筹建苏联援建的一汽建厂项目。这个项目投资6亿(元),占地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有冷、热加工的生产和运输设备近万套。自备机车和铁路专线、发电站、工具和设备修造场。是一个年产中型载重汽车3万辆,除橡胶等协作件外几乎全部自制的综合汽车制造厂。产品和工艺达到世界(19)4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当时堪称亚洲第一。

  因为这是毛主席选定的项目,中苏双方政府都非常重视。项目建设原定4年完成(1953年至1957年),但在开工前夕,双方商定压缩至3年(1953年至1956年)。一时间筹备工作压力倍增,十分匆忙。

  1953年10月开工不久,有一天我突然接到饶斌同志第一次从长春打来的紧急电话,要我尽快催促苏方交付电站的土建施工图纸,说是按进度电站必须先行,当年冬季施工,明年安装设备,后年发电,才能保证3年建厂的进度。

  放下电话后我感到这位40岁的厂长真精明,他深入工地第一线,抓住最关键的问题,亲自协调指挥,工作已经跑到了苏方前面。这件事惊动了大使张闻天和参赞李强,经过我们的努力交涉,苏方挤掉其他项目,只用了10天就交出全部图纸。保证了施工进度。

  1954年底我奉命调到一汽基层工作。那时我亲眼看到饶斌同志勇挑重担,在生产准备、土建和设备安装的三条战线上身兼甲、乙、丙三方工程项目的总指挥,统帅三、四万人马同时作战,十分辛劳。

  他的艰苦创业精神带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热情。随着土建陆续完工,设备安装和反复的零件调试,终于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只用3年的时间于1956年7月15日在一片荒野废墟上建起一座宏伟的汽车城,并正式投产出车。结束了中国人不能成批制造汽车的历史。

  一汽和二汽

  饶斌同志在一汽工作了7年(1952年底至1959年底),他不但带领大家建成一汽,还进一步发展了一汽,给一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主要有:

  一是建厂育人、寓教于学。

  他团结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党委书记顾循、赵明新,副厂长郭力、孟少农等人。他们都能各尽所能,对汽车业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当时来自天南海北支援一汽的职工约有1.8万人,他们热情很高,但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技术水平低,没有汽车知识。他提出“摘掉白帽子”,“变外行为内行”的口号,自己带头参加学习。

  全厂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从小学到大学的文化学校、领导干部进修班、汽车专业补习班等,有1.1万人参加。此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学苏联设计资料、学俄文,形成全厂人人学习的高潮。通过参加艰苦创业的实践,多次的反浪费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把一汽铸成一座育人的熔炉。不但培养出一大批本厂的中、高级骨干,此后输送给二汽、南汽、北汽、重汽、上汽等全国各地的汽车厂。有人荣任教授、院士, 甚至选为国家领导人。至今已有两万余人。对社会贡献很大。

  二是自主改进研发新产品。开工以后,解放车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水箱开锅、驾驶室闷热等。改还是不改?苏联专家是不允许改的。但是饶斌和孟少农同志坚定的做出决策:改!

  此后由小改变成大改,锻炼了队伍。终于在1959年后陆续开发出我们自主设计的140系列载重车和越野车原型,交付二汽使用。1958年为了向国家领导人献礼,没有开发资金,没有设计经验,饶斌同志毅然决定倚靠群众试制出红旗高级轿车,以后经过不断改进,终于成为国家元首乘坐的国车和尼克松总统乘坐的礼宾车,为国家争光。

  三是创造自己的管理经验。一汽的管理体系开始时是完全仿照苏联斯大林汽车厂设立的。饶斌同志深入基层,蹲点调查,请技术干部给他上课,参加劳动,拜工人为师。他总结了很多提高工厂管理水平的好经验,先后提出“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和“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管理体制。邓小平来厂视察时,把大庆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加了进去,取名为著名的“鞍钢宪法”,曾在全国企业中推行。

  在1956年的一次一汽党委会上,书记赵明新和饶斌曾建议一汽今后的使命应该是“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7年来饶斌同志在一汽带头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饶斌同志在二汽工作了14年(1964年至1978年),凭他建设一汽和领导全国机械行业的经验,他甩掉洋拐棍,创造了一套中国人独立自主建设现代化汽车厂的经验。把原来在一汽由苏联专家支援的全套设计和建厂工作如选厂址、开发产品、编写工厂设计、土建设计、生产组织设计、指导调试生产等全由他领导的一批国内技术专家和精英担当起来。

  他提出用“聚宝”的方法选择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自己设计装备或少量购买国外设备。二汽的生产技术水平比一汽高,规模是一汽的三倍,地处山区,又受到国内极左思潮和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建厂的难度比一汽大得多。但得到全国支援却少得多。

  在此情况下,饶斌同志提出由一汽、上海、北京等汽车厂“包建”的主张,得到汽车局和一机部的的支持。各厂派来了骨干,制造了部分工艺装备,缓解了二汽的压力。其中一汽出力最大。

  建厂期间饶斌同志忍受着红卫兵的屈辱、不公正的批判和身体的折磨,挂着吊瓶,顶着山洪,指挥几万人的建厂大军,终于在1967年开工,1975年建成。陆续投入生产。其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得到美、日和国内同行的好评。

  在中汽公司

  1982年至1987年是饶斌同志直接为汽车工业最后拼搏的五年。前三年半他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我任总经理,和他共事。这五年是他实践和理论知识、政策、领导水平和思想境界达到巅峰的五年。我在他的教诲下得益匪浅。

  1982年5月在薄一波副总理主持下中汽公司宣告成立。饶斌同志受命,将中汽建成经济实体并统领和改造全国汽车工业。从此,他按照邓小平“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刀阔斧、高屋建瓴、雷厉风行地开展工作。

  他提出要全国一盘棋,不是一省一市或一个部门一盘棋。他打破条块分割,把全国27个省市和10个部门所属的291家企业,45万职工整合成7个联营公司。把73家整车厂改组成27家。他引导全国的微、轻、中、重卡车、轿车用自主开发或国外的新产品升级换代,改变产品落后、“缺重少轻”的局面。

  他请求中央为企业松绑、放权。直属企业全面实行递增利润包干,一汽、二汽实行计划单列,争取10%的企业产品自销权。他完善机构,成立进出口、销售、材料供应、财务、咨询等公司,创建中国汽车报、成立天津汽车研究中心、全国汽车质量检测中心。接收并扩建武汉工学院等6所学校,形成企业的教育网络。

  想不到公司刚成立,有关当局就提出全国汽车的“运力大于运量”,燃油钢材短缺要“封车节油”,“以油定产”。 1980年全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22.2万辆,当时计划要消减到8万辆,到1985年末也不过20万辆。闹得人心惶惶。

  饶斌同志并未气馁,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国产的一亿吨原油不是少了而是浪费太大,运量不是少了而是要开拓市场,汽车不是多了而是要看市场需要”。他说,我们要“节油增产”、淘汰老旧汽车。要做市场调查。

  在他的指导下,我和重汽公司到山西煤矿矿井做重型卡车晋煤外运的调查。南联公司经理江华率队到农村做轻型车使用调查,一汽、二汽公司做公、铁联运和码头集装箱使用调查。我们和石油研究院联合召开“合理使用一亿吨原油”的研讨会并出书。然后写出了《发展汽车工业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报告。1983年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汽车展览会,1984年组织各式军车和检阅车参加天安门国庆35 周年庆典,对国人展示了汽车的广泛用途。最终说服中央领导按照市场需要,放开汽车产量。1985年生产汽车44.3万台,为计划的2.2倍。

  饶斌同志说汽车工业发展的阻力来之于国人缺乏对它重要性的认知,必须设法宣传,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正好1985年7月我参加中共12届四中全会,得到党中央起草的公报稿,其中要把食品、服装等工业列为支柱产业。

  会外饶斌同志和我商量要争取把汽车工业列入。他立即编写上报《关于汽车工业发展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同时发给有关部委的中央委员段君毅、周建南、张劲夫、宋平、吕东、赵东宛等同志。

  报告中分析了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必然性和政策取向的可行性。通过胡耀邦总书记的英明决策、中央委员的讨论、我和饶斌同志在会内、会外配合的呼吁,终于把汽车和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正式列入《中共中央对发展第7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9月16日 四中全会通过。9月23日党代会通过。为以后汽车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饶斌同志大力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为了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他走遍世界各地,千方百计争取国外技术和资金,开始时争取国外政府贷款买断技术,如奥地利斯太尔的重型车,意大利依维柯的轻型车,后来天津夏利都是如此。

  他和外贸部门合作,用技贸结合的国际惯例,无偿换回几种日本摩托车、柴油机和驾驶室的设计资料。他亲自联系国外汽车公司、参加谈判,协助企业和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打通国内审批手续.通过外贸系统的大力协助,争取到邓小平同志的同意,第一次促成了北京和美国汽车公司的合资项目。

  对上海大众轿车的合资项目,他更是费尽心机,呵护有加。以后又支持了广汽标志、一汽-大众、二汽雪铁龙的轿车合资项目。他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开发我们自己的产品,壮大我们的汽车工业。

  饶斌同志把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奉献给我国的汽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深远的战略眼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忍辱负重的宽大胸怀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本文是李刚同志在纪念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经本人同意,此处刊发未删减版本,标题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责任编辑:崔娜)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