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风云变幻,掀起汽车业几多浪潮。
11月20日,在广州车展开幕前夕,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社承办的入世十年汽车论坛在穗举行,成为南方报业“龙行天下”系列入世产业分论坛的压轴之作。围绕“融合和创新”的主题,来自业内的重量级专家,以及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乘用车、比亚迪等车企的负责人,一道探讨入世对汽车业带来的裂变。
入世十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增长了近8倍,是中国汽车业最快的十年,中国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入世后,中国汽车业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放开和改革,初步形成了汽车产业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形成“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
这一宏大的背景,成为解读当前汽车业走势的最重要视角。专家和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的十年仍是中国汽车业的黄金发展期,在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则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词。
◎焦点一入世推动“轿车进家庭”
作为一个职业生涯长达43年的老汽车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付于武对汽车业入世十年的发展作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老一代汽车人曾经这么说,不干到100万辆死不瞑目,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经过了十年的努力,我们站在了世界产销第一的位置,形成了大国竞争优势。”付于武认为,汽车业在入世十年间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开放中形成大国的竞争优势,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首先立足于开放,在WTO的框架下逐步融入了国际的分工体系,顺应、利用,而不是拒绝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潮流。其次在开放中充分利用给予自身的优势,通过自身的体制、战略和政策调整,使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围绕这条逻辑主线,汽车业在入世十年间发生了很多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
“我永远记得已故商务部部长吕福源同志讲过的一句话,‘我们不讲让汽车进入家庭,我们讲积极引导个人消费。这个不犯错误。”付于武的动情回忆,让人回到了入世初期“轿车进家庭”的历史浪潮和激烈思辨之中。“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启动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如果没有WTO,我相信我们想进入汽车文明不知道退后多少年。”
正是入世推动了“轿车进家庭”浪潮的兴起,进而使汽车产业形成了消费主导生产的良性循环,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付于武介绍,十年来,由于加入了WTO,2001年以后,社会资源进入汽车产业的渠道得以放开,2010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800万辆,占同期世界产销量7800万辆的将近四分之一。2010年汽车销售收入4.35万亿,总就业人数超过4000万,占城镇就业人口12%,税收9500亿,占全国总税收13%,汽车零售业占社会销售零售总额10%。
“这个数字不得了,汽车对GDP的贡献从2000年的0.97%上升到2010年的2.5%。所以,这个进步是巨大的,现在谁也不能看不起汽车,汽车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产业,这个问题也没有人质疑。”付于武认为,“房市涨到今天这个样子,股市上下窜动,只有车市不断降价,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不能说和WTO没有关系。说负责任的产业,难道只有汽车产业是负责任的吗?难道房地产产业不能负责任吗?当然,我想我们广大的汽车人对于老百姓的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做出重大贡献的。”
◎焦点二:“市场换技术”一直是假命题
但汽车业入世十年的历程显然并非一路阳光,入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汽车业带来巨大的挑战,甚至被舆论呼之为“狼来了”。如何应对挑战或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一直是汽车业在这十年间的矛盾。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介绍,如何在WTO的原则下,出台一些相关的税收政策,包括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考验着政府的政策把控能力。例如当时定的进口车底线是在国内市场所占的比例不能超过15%,超过15%国产汽车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汽车进入市场,这么多年来进口汽车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到4%。另外,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则提高外商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包括要求新建乘用车项目必须要有配套的发动机生产,并且继续坚持对外商投资整车项目50%股比的限制,同时规范了汽车产品标识,保护和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对于未来十年的汽车业,专家和业内人士均认为仍是充满机遇的发展期。黄永和预计,2020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将达到2800万辆。对于这个偏于保守的估算,他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业面临一个重大困境就是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需要政策干预,这种政策性因素,在未来十年当中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会更大,对汽车产销规模的提升将形成制约。
而未来十年最核心的命题仍然是,汽车业如何在开放大局中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发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自主品牌。而这么多年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的潜在逻辑,专家们认为并没有成功。中国车市成为全球除美国之外最开放的市场,70%的轿车份额为国际品牌所占据,但市场并没有换来技术。
“市场换技术是一个假命题。”黄永和语出惊人地指出,从1994年的产业政策,包括80年代初汽车产业大讨论,从来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合资合作是在当时轿车几乎空白的条件下,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的一个政策,特别是1994年公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它取得的最大效果就是国产化。如果没有这么多零部件国产化,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合资企业,也不会有这么多自主品牌企业。所以,市场换技术一直是一个假命题,只有以国产顶替进口的政策思路,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
黄永和透露了一个数据,入世十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30%,只是增长了一倍,而汽车整体市场规模则增长了6倍。
◎焦点三:合资和本土车企共同发力自主
“在未来十年,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要特别的强调,核心技术、关键的技术是靠我们自己打拼出来的,而这个打拼还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付于武说,他还明确指出,目前自主品牌传统汽车和国际水平存在五个方面的明显差距,包括整车开发技术包括数据库,底盘一体化控制方面和数据库,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和智能交通。
付于武透露,下一步,国家在核心技术引导政策制定时将主要围绕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同时积极支持联合开发。比如,目前积极推进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等都是对联合开发的探索。下一步,车联网联盟也要组建,要把信息和传统汽车联在一块。当然,还包括国际合作,引进国内外技术,不一定合资,但是我们可以合作,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原始创新的元素,核心技术是能够通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积累来缩短这个差距。
入世十年,广东也成为汽车业发展和创新的热土。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在论坛上鲜明指出,当前自主品牌的短板变得越来越日益突出,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亟待突破的课题。但民族自主品牌并不是与合资企业无关。他认为,“接下来合资企业推进自主研发,发展自己的自主品牌,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资车企在搞研发不是从零开始,起步会更快。另外合资整车厂必须培育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形成本土配套体系,才能有利于汽车业的发展。”
2007年,广汽本田率先成立研发中心,启动自主品牌车型研发,今年初上市的理念S1轿车引领了“合资自主品牌”潮流,目前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均已宣布推出自主品牌产品。
对于企业推动自主品牌发展的走势,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部长杨嵩也深为认同。他强调创新是下个十年中国汽车业的最重要命题,而创新除了自主品牌之外,自主技术的创新更加重要,技术才是品牌的基础。企业对此必须建立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创新、自主技术的掌握和创新,以及我们渠道模式的创新,这三点是我认为很重要的。”
“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势在必行的,我们(母集团)的自主创新也会加大力度推进。”广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理谢世洪也结合传祺轿车的研发历程指出,未来十年汽车业的自主创新包括合资和自主两个领域的创新。但他强调,自主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站在世界的高度,通过整合国际资源推进自主创新。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