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国家多给企业提供海外发展支持,多鼓励优秀汽车企业走出去
主持人:搜狐汽车最近也是对自主品牌车企海外生存情况作了采访和调查,有的自主品牌企业认为,由于价格的优势,中国汽车在海外是“不怕老外怕老乡”,部分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依然是国内企业,出现了多个中国品牌在争夺同一块市场份额的情况,最后导致大家利润都很低。您如何看待这种中国汽车海外发展“不怕老外怕老乡”的情况,事实的确如此吗?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
王凤英:你说的这个现象真的存在,比如同样是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竞争,混战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如果大家相信产品技术、质量、性能,有差异的话,那么产品的价格就应该有差异。在国外的市场上,国外的消费者认为都是中国的车,差异不应该那么大,所以价格竞争变得非常敏感。也有可能不是中国的企业内部的人互相这种乱象,但是它代理的经销商是外国人,外国人也想把它代理的中国品牌找一个说辞要推向市场,这种现象是非常存在的,是大大存在的。比如澳大利亚中国人也买中国车,我们车在澳大利亚卖得非常不错的,很多华人买中国长城哈弗SUV,我觉得非常多的华人。刚开始来中国,回国的机会比较少,对中国汽车产业这种飞速的发展,对中国汽车行业当中每一家企业的产品这种差异化也不是特别了解,他们有时候以偏概全,有那种模糊的认知。但是通过消费之后,经历一定的时间之后,还是可以有区别的。就是时间短、认知模糊导致这些乱象。我认为时间能够改变这种现象,时间也是品牌建设最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您提出明晰海外发展这么一个战略路径,是不是也希望咱们的国家政府能对海外发展做一个指导。比如说几个自主品牌之间,它在海外有这种乱象的竞争,是不是国家来指明一个方向?
王凤英:应该是有,围绕着好几个方面应该展开工作。比如说你怎么样鼓励中国汽车走出去,鼓励什么样的汽车走出去,你鼓励更好的车走出去,谁先走向欧盟,谁先进入北美,你的车站住脚,占据市场,赢得消费者的时候,作为国家来讲应该率先鼓励,因为那是标志,标志着一个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产品的水平和企业的能力,才走进了国外市场。一定是技术创新的成果,也一定是品质创新的成果,才能满足更高法规和消费者更加高的要求。你鼓励高品质产品走向国外市场,如果中国的汽车产品在海外能够获得质量奖,我们能够在国外市场上市场份额能够达到多少,我们不被投诉,我们客户满意度高,能赢得境外客户的信任的时候,那证明这个车是可以的,也应该是鼓励,不同的鼓励方式吧,如果鼓励好的走出去。那么,差的就应该被制约,被投诉了,被限制了,你说那碰撞门那种成为事件了,那就应该受到处罚这个企业。
最起码我们对出口,现在汽车出口检验更加针对中国汽车的这种良性的出口导向来制定更加完善的出口检验制度,那就避免有些不合格的,有些不好的产品出去造成影响。因为对企业对中国都不好,对企业而言,你现在倒是简单的看短期的效益出来一部分量,出得越多,如果产品真的不好的话,将来隐患越大,对企业不好,对中国整体汽车工业影响也不好,因为这就是中国的事儿,中国的车就是这样的。而更多的国外那些竞争对手,他要拿着这个事件说事,放大很多倍,一个中国车出问题,所有的中国车品牌。
主持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王凤英:还有对外投资,中国汽车一定是对外投资建工厂的,中国汽车产业中我们鼓励对外,怎么投?我们怎么管制?怎么样鼓励?我们有没有产业政策来引导说优先选择哪些生产,希望影响更小,投资质量更高,从国家的关系,市场对市场的评估,国家能对这些企业提供的资讯,包括技术的认证各种管理的平台都可以对企业提供很多的帮助。因为这些不是哪个企业都能做得到的,因为它是要高度的,需要看到很多实质的,应该有投资的导向。
商务部现在对政府间的关系,哪些国家有招商引资的政策,这是有的。但是针对汽车这个产业在哪投资才更符合市场可持续发展,将来投资的风险,因为投资还要有符合性的研究,这些做得还是不够吧。
现在中国的汽车走出去,要建立国家级的品牌背景,我们说中国造已经是大国,强国,中国正在提升,中国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汽车产品能力,中国造有什么优势,中国的车现在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这真的需要国家在全球的市场上去做很多的工作传播,来建立国家级的中国造的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