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私人电动乘用车应该设计成什么样?电动汽车的主要消费对象是谁?电动汽车应该首先从哪里切入市场?一直是一个比较糊涂的问题。基本观点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是主张首先推广中型及以上的电动乘用车,我简称之为"中大型"派,另一是主张首先发展小型、微型电动乘用车,简称之为"小微型"派。中大型派认为,现阶段的电池昂贵,电动汽车势必昂贵,购买小型、微型汽车的消费者对车价更为关注,而购买中高型车的消费者在价格上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这些消费者中的部分人群可能带头购买电动汽车,随着电池价格的下降,再往低价位车发展。小微型派认为,由于受到电池重量与价格的困扰,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受到限制,再加上充电设施的不足,目前的电动汽车只适于做短途交通工具,装用较少的电池,运用于较低价格的小型、微型汽车上。
究竟哪种意见比较合理?最终还是要由客观的结果来评定。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做一些分析,尽量避免盲目性,还是有必要的。在本刊2011年7月期上我曾经发表过关于评价汽车能源及动力系统的4E要素的文章,大致的意思是,一种新的车用能源及动力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力,要看4个要素,即:能源可获得性(Energy)、环境友好性(Environment)、经济性(Economy)与使用方便性(Easy)。我们不妨应用4E要素对上述两类电动乘用车做一下简单分析。对于这两类车,能源可获得性与环境友好性基本上没有区别,所以主要取决于经济性与使用方便性。
为便于进一步讨论,下表我参考国内外一些电动汽车数据,归纳列出这两类电动乘用车的一些典型参数。其中电池系统比能量以80Wh/kg较高水平,单价以3元/Wh的较低价格计算。
1、经济性比较
我们忽略其他因素,只就节省的燃料费与电池组的价格做一个粗糙的比较,其中燃油价格以8元/l计算,电费以0.8元/kWh计算: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小微型车来说,7万公里左右节省的燃料费用与电池组价格可以抵消,即使电池寿命只达到10万公里,从经济上也可以接受。而对于中大型车来说,节省的燃料费用与电池组价格抵消的里程需要25万多公里,按目前电池的寿命水平,至少要更换一次电池,经济上是不合适的,昂贵的经费难以让多数消费者接受。
2、使用方便性
小微型电动乘用车一般只需要在夜间停车位慢速充电,少数需要应急补电时,也可以使用办公地点或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进行充电,到充电站进行快速充电的需要很少,因此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较容易得到满足。中大型乘用车由于其活动范围大以及电池容量大,其对公共充电站快速充电的需求大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难度要增加。
综上分析,可以认为,立足于目前电池的技术与价格的实际状况,小微型电动汽车应该作为进入市场首选的产品类型,这样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