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马光远:行业从"物理重组"走向"化学重组"

2012年11月01日10:11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马光远

  当前,发改委、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以汽车、钢铁等八大行业的重组作为突破口,和这八大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有很大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钢铁、汽车等八大产业,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整个中国经济目前最真实的"样本"和写照。这八大行业的产值几乎占到了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吸纳的劳动力占整个就业人数的近30%左右。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因此,这八大行业能否转型和实现升级,就成了中国经济能否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就目前的困局而论,这八大行业都存在集中度过低、重复建设突出、低端产能过剩、利润快速下滑等共同的问题。以钢铁和汽车行业为例,根据工信部的数字,尽管中国的粗钢产量几乎占了全球的近一半,但却分布在500多家钢铁企业,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而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前10名的钢铁企业产能占全部产量都至少在85%以上,行业集中度比我们高很多。全球钢铁行业的老大安赛乐米塔尔一个公司的年产量在1.3亿吨以上,约占钢铁总产量的10%,而中国的河北钢铁公司产量只有6000万吨左右。产业集中度低,再加上低端产能,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利润急剧下滑,9月份,钢铁产业重点企业销售收入为2811.1亿元,同比下降11.1%;根据有关数据,1-9月中国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572.5亿元,同比下降6.5%,1-9月累计亏损55.3亿。

  汽车行业的发展更是集中折射出30多年来我国在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2009年,借助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企业出现的大幅度下滑,我国一举成为全球汽车第一产销大国。然而,就产业集中度而言,当年1350万辆的产销量,前四大汽车厂商占全国总产销量的60%左右,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产业集中度,而全国171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绝大多数的产量不到1万辆,相当一部分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特别是,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自主品牌的缺失、结构失衡,导致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受合资模式的影响,多数中国汽车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产业兴则国兴,产业衰则国衰。当年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等"东亚奇迹"的创造者之所以能够突破现代经济增长的逻辑,顺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和他们当年采取了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日本和韩国,能够实现从投资和出口依赖到产业立国的转型,其产业政策功不可没。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经济和技术的大国,必须通过产业的振兴奠定一个工业化的基础,形成一个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不可否认,尽管中国改写了制造业导向发展模式的经典脚本,"中国模式"也一度改写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造过度依赖投入推动的竞争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平面化,没有形成精细的财富创造模式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因此,通过产业振兴政策,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无疑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和核心。

  制度变迁理论告诉我们,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相应的制度变迁,是现代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力。中国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的模式已经走到了极致,中国的投资率连续十多年超过40%,这是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过去的30多年,中国通过摊大饼的方式,通过强有力的政府的干预,实现了很多行业的"做大",但却没有达到"做强"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次重组的重点绝不在于通过"捆绑"的方式实现"物理重组",而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核心技术等手段实现"化学重组",使得整个行业不仅出现规模上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更要出现在核心技术以及自主品牌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重组的目的不是重弹以前"做大"的老调,而是奏响"做强"的新的旋律。

  从产业发展的周期本身来看,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日本汽车业从50年代开始出口,但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20年的时间。考虑到产业调整本身内涵的政策方面的重大利益,在政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重组本身制定的过程无疑是一个利益博弈和寻求共识的过程。在地方追求GDP的情况下,如何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界限,真正实现落后产能的淘汰,真正实现行业的跨地区重组,对于相关部门而言,真正面临考验和挑战。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