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信息源自全国乘联会每日新闻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网站:http://www.cpca1.org/index.asp
本周车市概述:
1. 12月车市开局较强
在11月车市批发达到126万的年度新高,且11月批发高于9月10%的超强增长背景下,12月的车市开局仍呈现高起步特征。
12月的第一周的厂家销量较11月同期销量增长9%,相对于11年12月的同周期销量增长12%。在11月厂家销量增长较大的情况下,12月第一周的强势表现说明11月的厂家销量是靠市场拉动的,而不是靠压库实现的。车市走势较好。
2. 12月零售持续走强
12月第一周的厂家零售表现很好。11月第一周的厂家零售较10月第一周增长20%,因10月第一周的国庆因素,因此11月第一周不能算超强。而12月的第一周厂家零售较11月初增长10%以上,这样的零售表现是很好的,其中部分厂家的本周零售较11月也是大幅增长的,体现了厂家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组合效果不错。其中日系的零售表现也是不错的。
由于11月的零售达到122万的超高水平,远超越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看到:11月的零售远大于厂家的批发销量,而厂家产量也小于厂家销量,这说明市场的拉动明显超越了厂家的生产预期,消费的支撑点仍是车市。
3. 老龄化的中国和年轻消费潮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和城镇化新动力为车市带来可持续增长动力。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此前撰文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而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口就是资源,城镇化将促进车市持续较快发展。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拉动潜在内需意义重大。
这些概念对车市的增长有复杂的促进作用。我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完成城镇化的主要经济体,由此将面临其他经济体在城镇化过程中所不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反映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既有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模式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从需求面来看,在增加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这将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率的上升。从供给面来看,未来的城镇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作用将弱于此前。未来车市的增长也将面临从简单的年轻消费群体向新型城镇化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转移。
4. 私车消费仍是消费新增长点
明年车市发展符合政策导向。近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而私车普及就是最佳的消费增长点。同时近两年的车市相对低迷,连续两年的狭义乘用车的增速仅有不足10%,这是重大的增长机会点。
普遍认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应着眼于从"增长速度快"、"所占份额高"和"有潜力"三个方向锁定相关领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消费增长。私车消费占消费总额的份额高、对社会消费贡献大、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明显。而近两年私车消费增长乏力,是当前社会总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扩大私车消费,将对消费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国庆黄金周的高速拥堵就是消费潜力释放的典型案例,这是宝贵的消费热点,需要强化和引导。
5. 汽车企业研发地位提升
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符合此前国家一直提倡的科技创新技术路径,但是此前偏重以"科研院所"等为主,而此次则提出以企业为主,更加注重企业创新的作用,以及科研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6. 汽车大集团成为制造业自主创新领头羊暂不靠谱
看近日公布的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的装备制造业名单,从公示的名单看汽车大集团成为11年的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的领军,感觉这样翻天覆地的巨变目前还不靠谱,我相信未来是有可能的。当然这样的评比也无所谓,但如果误导汽车大集团的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最强的,这样的就不好了。
12年的制造业TP100 的汽车行业企业表现较强,名单是百强中的汽车企业排名:上汽领军、一汽第二、长城第20名,东风第24名,随后就是金龙第27名,曙光第42名。后面还有几个汽车零部件企业。这样的排名中汽车大集团表现突出也是有特色的。
我不否认汽车大集团发展自主的努力投入和取得的阶段成果,但感觉汽车大集团的自主创新努力别再被崇高了,很多评价体系的指标不合理或者是水土不服,导致评价结果与感觉不同。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在前几年相对较差,尤其是前几年大集团的自主缺乏动力。近期奋起努力,但随着体制、人员体系和产业模式的改善需要过程,加之合资企业的超级主体地位依旧保持,目前的汽车大集团还无法担当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的领军地位。
7. 合资三强企业的市场表现很好
2012年的车市增速仍相对偏低,但车市走势分化,其中主力厂家走势很强。尤其是今年的前10位车型被合资三强垄断的局面日益明显。
09年时的车市10强车型中仅有合资三强企业的两个主力车型,10年有5个,11年有6个,到12年增有7个主力车型。同时12年的12-16名高销量车型也是合资三强的产品,合资三强形成单品的绝对高销量的转型,支撑了企业发展。
合资三强的持续走强的成功原因是很多的。我感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的综合体系能力的超强是关键。首先是产品力强。南北大众的产品设计思路和动力总成成为引导车市的潮流。上海通用的欧系产品风格也是为其翻盘做出巨大贡献。其次是产能建设持续跟进。上海大众的基地建设已经谋划到六工厂,现有的几个工厂的产能释放为其增量带来波浪形突破。而上海通用的三个基地建设也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山东烟台地级建设推动其出口的高增量。一汽大众的铁三角布局目前也是很有成效,长春基地的基石作用突出。成都基地有效的获得西部市场增量。而广东佛山基地建设为其华南市场突破也是有贡献的。第三是营销体系的建设。上海通用的品牌建设是国内汽车行业的楷模。而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区域管理模式创新也是引领了合资企业的区域管理突破方向。第四是金融支持。上海通用的金融支持很不错,其贷款购车比例是同档次车型中最高的,这对经销商的盈利和释放消费购买力都是很有促进的。南北大众的消费信贷也是不错的。第五是充分的内部竞争。我们国企总喜欢内部和谐,计划经济搞得死水一探,而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产品的内部竞争极为充分,同时德国大众也能有效协调竞争,因此形成南北大众两家的大众品牌都能实现百万台的年销量这是很难得的。
8. 爆炒SUV成为潮流
近期的厂家规划基本都是针对SUV车型的,SUV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和厂家产品改善的最大投入点。本周的新车跟踪也是主要围绕suv的新品和升级。当然目前的SUV仍是巨大利润和高速成长的市场,尤其是SUV市场的竞争格局与轿车竞争格局差异巨大,主力厂家的SUV产品不足,市场增长的机会很大。
虽然是suv是未来车市的增长趋势,但这样的全民狂热的加速投放,其市场的饱和也会加速。任何好产品都有其饱和度,何况suv这样的相对高油耗车型。近期的进口SUV已经是增长放缓,豪华车考虑的是如何向下延伸产品线,实现新突破。
最悲催的是日系受阻,其他车系的SUV新品蜂拥而上,日系仅剩的SUV优势也将荡然无存。日系期待未来一年恢复到现有水平是不现实的,我的判断是未来半年能恢复到80-90%的新基线,而后想向上突破需要产品的强力改善,要几年时间了。
一、新品、降价扫描
1. 东风雪铁龙C4 L正式上市
12月5日,东风雪铁龙C4L上市,搭载1.6L及1.6T两款发动机,售价12.39万-16.99万元。作为一款"大紧凑"型车,东风雪铁龙C4 L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620/1780/1498mm,轴距达到2710mm。东风雪铁龙C4 L在配置方面较为丰富,诸如双区自动空调、AQS空气质量自动控制系统、离子发生器、无钥匙进入系统、一键启动系统等均能在该车型中找到。此外,在安全配置方面,C4 L还全系标配ESP系统,前排双气囊、TCS牵引力控制系统、HAC坡道辅助控制系统等。
分析:标致成功的车型组合在雪铁龙上也体现,A级车的三重组合很有必要。
2. 赛欧幸福版车型上市
12月3日,赛欧幸福版上市,共推1.2L及1.4L的2款车型,售价6.68万-7.38万元。新赛欧三厢1.2L手动幸福版:相比1.2L手动理想版,新赛欧三厢1.2L手动幸福版增加了倒车雷达、电动天窗、遥控钥匙(1把)、前后门电动车窗。新赛欧三厢1.4L全新手动幸福版:相比1.4L手动优逸版,新赛欧三厢1.4L全新手动幸福版运用了全新镀铬格栅,14寸八辐铝合金轮毂;车内采用了橙色内饰和冰蓝背光,同时配备了e路享智能行车伙伴。 随着两款幸福版车型的推出,新赛欧目前共有14款车型在售。据了解,该车全系可享受国家节能惠民3000元补贴。
分析:年末旺销期的车型配置价格都有提升。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