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改变的自主梦
虽然集团和董事会对北汽股份和韩永贵有硬性要求,但据韩永贵的一位同事透露,作为一位老北汽人,把自主品牌运营成功亦是韩永贵的自我目标,韩永贵的自主品牌梦想是骨子里带来的。
从北京钢铁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后,韩永贵被分配到了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此后这家工厂被政府重组并一路沿革成为今天北汽集团的一部分——如此算来,韩永贵已在北汽集团工作达27年,出任集团高管职位20余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北汽人”。
而在目睹了北汽的兴衰沉浮并切身经历其痛苦转型之后,韩永贵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拥有并壮大自己的自主实力,对北汽及其数万名员工意味着什么。
在1984年年初,北京Jeep公司正式开业后的四五年间,这家合资公司正经历着发展中的甜蜜期,但公司营收却不及北汽当时的以“130”为代表的轻型卡车。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汽车仍未自由地进入流通市场,而是经由各级物资局等政府部门管控销售,因市场资源紧缺,北汽的“130”轻卡在1992年与1993年间仍如沐春风。据韩永贵透露,在北汽轻卡销售最好的时候,这一车型的年收入可达3个多亿,其中,最好的一个轻卡厂利润可达1.5亿元。作为在当时售价仅3至4万的轻卡,北汽当时的辉煌程度可以管窥一二。
其后,北汽在1995年前后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名列全国汽车行业第二的位置后,便迅速走向衰败。用时任北汽集团董事长安庆衡曾经的评语说,“到2000年,北汽正是生死俩茫然的时候”,而此时正是北汽的自主与合资板块均青黄不接的尴尬阶段。
为了给企业减负,北汽在五六年的时间里通过裁员、分流、提前退休将近三万多人。那时韩永贵正在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作为最年轻的干部,他也需要挨着给清退的员工做思想工作。“那是最痛苦的阶段”,韩永贵说。
在2000年引入与现代的合作后的几年内,北汽逐步纾困。但作为北汽而言,企业的营收一半左右靠合资企业而缺少自主轿车的身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回顾北汽这段历史时,韩永贵说:“我后来也想,在没有对外合作的时候,‘130’轻卡也能成功,证明我们是能把自主干好的。而且后来遇到的那些困难说明,自己不强,肯定不行”。
而在韩永贵看来,今天的外部环境已经比前几年要好上许多。无论是国家从科技创新的战略层面的认识,到各级政府对自主品牌的支持,还是集团内部关于发展路径的思想统一,都更加清晰。
在找准方向之后,韩永贵代表自己和北汽掷地有声:“北汽既然下决心干了,就踏踏实实,义无反顾把它做好,绝不做表面功夫”(在“2012 FISITA世界汽车工程年会”上的发言)。
不得不承认,有的职业除了需要耗费自己的青春,同时还需要理想做支撑。教师如此,记者如此,中国的汽车行业更需要的是一种理想与信念,现阶段的自主品牌的经营者更是如此,搜狐观察到在中国的自主车企高管身上,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使命感。
一位熟悉韩永贵的人士评论指出,为了北汽自主品牌体系的建立,韩永贵在内部做了很多外界看不到的隐性事情,如统筹协调各种内部资源与关系,“这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也需要很高的智慧,但更需要的是一种坚持”。
但有些时候,满腔热血志的韩永贵多少也会受到现实的困扰。比如说国家在政策和资源的倾斜上,作为市级企业的北汽和作为央企的一汽、二汽老大哥们便不可同日而语。具体到北汽身上,在北汽宣布要做自主品牌之后的6年后才获得了“准生证”。
对于这些,韩永贵有自己的思想准备:“因为和合资的差距,所以做自主企业是件很有压力的事情,而外界又有很高的期望,这样一来压力就更大,但我们要敢于承受,能有能力去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和非议,得有这个心理素质,你不能听别人说两句‘闲话’就不干了,或者消极对待。某种程度上,心理素质的好坏可能比简单意义上的体力承受能力更重要”。
“作为自主企业,我们做的很多项目,大家会经常拿它跟合资企业比。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年,自主品牌地难度远远大于合资企业,我们不可能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我们自主品牌跟合资企业一个发展速度,那今天就没有合资企业了。比如说,同样一个类型的产品投放,合资企业一个工厂建好,三年可能就铺满产能,放到自主企业这里可能需要四、五年”,韩永贵的话简单直接。
而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未来,韩永贵表示,虽然目前市场中自主品牌普遍不景气,但他本人对此非常有信心。在他看来,在政府的带头表率、市场的充分理解的大环境下,自主品牌车企一定要不空谈、多实干,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只要能培育约10%的忠实消费者,“中国的自主品牌的形势就一定有很大改变”。
愿如斯言。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