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务车采购大变革看上去很美
像其他国家政府部门一样,领导出门乘坐国产车的美好愿望在2012年有推进了一步。
2012年2月24日,工信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并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截止时间为3月9日。意见稿显示,选用车型皆为清一色国产车。这份目录可望成为公务车市场的一个分水岭,就是此后公务车将悉数采购自主品牌。相比之下,2009年曾公布的《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其中还不乏大众、丰田、别克等国际品牌,以及奥迪、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品牌。这些国际品牌此次均没有进入采购目录。
据了解,从2002年的200亿采购规模,到如今的千亿“蛋糕”,公务车采购规模翻了5倍,但自主品牌的份额却连3成都不到。2009年多家部委就曾提出,今后自主品牌汽车采购比例不得少于50%,口号喊了三年,却至今没有兑现。事实上,从公务车采购角度来支持自主品牌的伏笔早在2011年就已埋下。依据工信部2011年11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该细则规定,“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这份关于公务车采购的新政策被称为“双18”新政,有利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该细则还有一道限制国外汽车品牌的“暗闸”——“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按照这一要求,自主品牌自然要占据较大比例,因为目前国内的自主汽车品牌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往往大于3%,而合资公司却达不到这一比例,另外,目前我国自主品牌车型性能价格比已明显提升。
然而,最终这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目录,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目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的公务车采购让自主品牌车企看到期望又再次失望。或许是各界相关部门的意见一直不能统一,或许在利益干扰下无法监管到位,也或许是中国的特殊国情,总之,而今,这一政策依然处在不能有效落地的尴尬境地。事实上,自主品牌企业高层曾不止一次表示,公务车采购数量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企业必定不能靠此生存,它仅仅是一个示范效应。但这个浅显易懂的“示范效应”在业内已经讨论过无数遍,却总是缺乏践行者。
党政机关是服务部门也是领导部门,其使用车辆有着强烈的指导和示范效应。什么时候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都使用上了自主品牌汽车,那么社会和民众的购买心态也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这项轰轰烈烈的公务车变革事件,抬起步子却在最后停滞不前,不能不说是汽车行业的遗憾。
党政机关是服务部门也是领导部门,其使用车辆有着强烈的指导和示范效应。什么时候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都使用上了自主品牌汽车,那么社会和民众的购买心态也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