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JD•power调查结果再次遭质疑
J.D.Power以其在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市场调查咨询而出名,也是汽车行业人士公认的第三方权威调查公司。然而,来到中国后,J.D.Power的调查结果终究未能免俗,一度遭遇行业人士的质疑。2012年,因媒体曝出东风日产花钱买J.D.Power调查排名,并在其官方微博曝光两张工联单作为证据,再一次将对J.D.Power的质疑推向高潮。
据报道,东风日产大苏州地区一家经销商老总透露,为了当地各专营店的JDP调查排名能取得好成绩,要求大苏州区每年各店就拿出每家4万元,共计36万元,向调查公司公关。“不能不交,如果不交,每家店就要被罚款20万元,之后的各项评比也都会受到影响,各种补贴、返点都会被厂家找各种借口扣掉。”这位经销商表示,“2012年2月,他们又以J.D.Power调查运营费用的名义发工联单,又对每家店收取4万元,全国500余家4S店共收取了2000多万元。这些费用的去向,东风日产总部从来没有公布过。”
事实上,从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始,J.D.Power一直在质疑声成长。从2006年爆出国内几位汽车企业老总,对J.D.Power美国总部进行考察访问后,其排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开始,到2006年那场媒体对其调查专业性的集体责问,再到2008年传出厂家要在金榜题名后花费60万元巨资为奖杯埋单的负面新闻,一直到2012年爆出的“花钱买排名”丑闻,J.D.Power在诚信方面的“漏洞”似乎总是补不全。
尽管如此,不知不觉,J.D. Power每年颁布的排行榜,汽车企业趋之若鹜,“第三方、独立、诚信”的名号在国内传荡,J.D. Power开始变得声名大振,本是一家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其声音却引导了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霸道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在企业眼里,J.D.Power的各项调查项目影响着其品牌、产品、售后等。在经销商看来,这是他们每年尤其是在市场状况不太乐观的今年,抓住年终返利的一根救命稻草。再加上,J.D.Power在中美两国选取样本的途径不同,就更决定了其生存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必定遵循不同的生存法则,无论是明还是暗。比如,企业为了迎合J.D.Power的调查,利用种种手段获得好的调查结果,日前曝光的“花钱买排名”或许可以看做是一颗“有缝的蛋”。经销商则更乐意花小钱安抚客户换来更多的返利,这已经成为行业人士心知肚明的秘密。
长此以往,我国汽车行业谈何健康发展?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这位洋教练的声音更让行业人士担心:它所站的角度、所引导的消费方向是否真正能正确带领我国汽车行业朝健康方向发展?更有人士担心,由一位洋教练来指挥大旗,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还足够安全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