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我们中国人保保险公司,在汽车行业核准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2008年,我公司累计处理的案件,已经处理完整的案件是1146万件,在及时为客户提供赔款,有效发挥损失的同时,我们在汽车行业合作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是不断深化和开展汽车厂家的合作。从2001年开始,我们公司就开始探索和汽车厂商开展总动总的合作,通过和一些厂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构筑专业化的汽车保险服务体系。截止到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和4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500多个4S店,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专管专营的厂商合作机制已经基本成熟。可以为汽车厂商,提供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在汽车产业链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二是积极参与汽车金融市场。早在1998年我们公司就推出了国内首款机动车辆分期付款保险。构建了汽车银行和保险三者的合作桥梁。
1999年到2003年,我们又推出了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成为当时汽车销售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器。在这期间,累计保险金额超过了1500亿。
2008年我们又推出了新版的汽车贷款保证保险,再次加强了在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力度。
三是主动研究延伸保险保障。
2008年我们在业内推出了首款服务类车险产品,尊贵人生机动车辆保险。在第三届中国保险创新大奖中获得了最佳车辆保险产品奖,同时我们还对汽车延长保修,二手车质量保证等车险新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将其作用车险行业拓宽汽车后服务市场,深度融入汽车产业,在汽车产业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四是积极的参与汽车安全性能的研究和提升。
2007年,我们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双方在汽车安全性、交通事故分析、汽车产业标准等领域,已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这是我发言的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汽车产业链相互融合和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显著,车辆保险在汽车产业协调发展中,将发挥更为积极地作用。
汽车产业孕育了车辆保险,车辆保险也影响着汽车产业,我们应当共同面向未来,在产业层面建立宽广的战略视野,推动产业协调发展,谋求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第一,是要不断改善汽车消费的环境市场,要加强行业标准制定,汽车厂家与保险行业竞争合作,建立联动的合作机制,就零部件的价格、修理等汽车维修环节,制定行业统一的标准。规范汽车修理市场,提高车辆维修品质,为进一步开拓汽车产业链后服务市场奠定基础。
二是要发挥保险机制,发挥发展汽车金融,充分发挥汽车贷款保证保险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紧密汽车生产、销售、信贷、保险等各个环节的联系。通过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的释放,进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是促进道路安全,构建和谐的交通。
车险行业和汽车行业携手合作,发挥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利用车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汽车行业的安全技术核心,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共同促进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的交通环境。
四是推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实施。一方面,是提升配套服务的支持,在汽车销售、信贷、保险、维修、救援、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加强车险行业和汽车产业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及增值服务,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五是开展专项促销活动,汽车厂家、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共同响应国家政策,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开展数据库营销,进行汽车置换,定向销售等专项活动,加快汽车产品的新旧更替,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培育农村的汽车市场,加强产业协作,共同谋求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国家挖掘农村内需的政策导向,配合汽车下乡活动有效开展,向农村地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促进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七是共同构建产业沟通合作机制,强化合作的共识,在汽车厂家、经销商、保险公司、维修商共同树立产业链思想思维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合作,推进产业链的融合,建立车险行业和汽车行业合作的平台,制定定期的沟通机制,畅通关联产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渠道。
我觉得我们有些地方由于有些沟通机制不是很协调,保险行业和汽车销售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碰撞。大概是8月中旬开始,我看到在广东地区就出现了几家4S店联手不卖某某公司的保险产品,某某保险公司又联手,又是怎么怎么,采取什么措施。我感觉不是一种价值链的互相协作,而是一种互相的利益,就是一种博弈。我觉得我们都是从我们汽车消费者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要的应该是进一步的合作,来畅通关联产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渠道,共同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价值链对接的合作思路,保险公司可以在产品销售、服务、研发等诸多方面,与汽车产业开展深度合作,为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贡献。我相信,我国的汽车产业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