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来听听蒋律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我们就是想探讨一下从这么多的汽车召回案例中没有发现一起是所谓的主动召回,全部都是厂家被动召回。我们之所以要探讨召回之后,就是要看看每一个案例,看看到底是什么力量最终起到了决定性的力量。刚才杨建华给我们讲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从他的反馈来看,克莱斯勒对于车主的反映还是比较消极。
蒋苏华:我也同意南记者的看法,这要分主动还要被动。召回不是一个企业自己能单独按照的,他需要集合各方面的配合,包括主管部门。但是这里面就要区分,第一,主动方是谁,毫无疑问这起案件的主动方是牧马人的车主,他们一开始是抱团维权,后来是媒体的介入。媒体介入让更多人来关注。再后来到质检总局,他是一个主管部门,他对企业是有压力的。他如果让你召回,或者我对你调查,或者我发布警示信息的时候你置之不理,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是作为企业我理解他更多的是被动,他也会考虑到自己自身企业的形象、自身企业的责任,但是不管怎么说,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这个企业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的、积极的来进行召回。他是被动。更多的是被车主的压力、媒体的压力、主管机关的压力之下进行的被动召回。
主持人:我们在分析过了到底是谁促成了这起召回,得到这样一个根本的结果之后,我们在今后的召回之后栏目还会跟大家详细的探讨相关的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希望在每一起的召回案例中都能够具体的分析一下,分析之后你就能知道哪些厂家是积极的面对问题,哪些厂家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采取的躲避的方法。在整个召回过程中,我们看到媒体的力量、消费者的力量、监管的力量越来越多的拧成了一股绳,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召回的新闻已经播出了,我们的消费者有没有得到及时的通知,他们的车辆有没有得到有效的维修,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