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2011全球汽车论坛 > 2011全球论坛现场报道 |
网上车市:问奇瑞的陆总,刚才说到海外竞争、国内竞争对手,国外竞争和国内竞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第二个问题奇瑞在海外服务网络体系怎么样建设的?
陆建辉:国外的竞争实际上和国内竞争相对来说,国外竞争可能比国内竞争稍微弱一点。国内现在竞争比国外竞争激烈多了。所以我想主要是这个方面。我们在国外网络有不同的方式,像俄罗斯,是自己建的网络,因为我们在俄罗斯有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有一些地区是和当地经销商联合建立网络,有全国中经销的。还有一些地区是区域总经销的。网络有一个特点是各个地方都一样的,必须是服务网络和销售网络必须统一、同时进行。
汽车之家:请问陆总,中国汽车工业走向海外扩张上,如果让您做一件事,您选择做什么?
陆建辉:如果让我选择做一件事,我选择把汽车公司全灭了。
提问:想问支司长一个问题,出口方面日韩企业主要靠行业自律避免一些恶性竞争,现在看到的是像陆总介绍过,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方面行业自律、行业协会之间很难起来到这样的作用,更多依赖于政府做一些工作,前几年也做了一些出口企业的资质审核认证,我想请教一下接下来还会不会进一步规范出口企业行为或者秩序?比如一些企业在海外做了打击国内同行的行为,我们会不会考虑一些惩罚性措施?
支陆逊:确实是,中国现在在出口过程中有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光是汽车行业,在所有的外贸方面都是很大的问题,即出口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曾经也有一个观点,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如果借用刚才那位记者说的做一件事,做规范出口秩序就足够了,因为它出口秩序不规范,带来的大量的国民福利流失,大量的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占,还有牺牲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汽车出口秩序而言,日韩、甚至包括德国,德国从六十年代的汽车整车企业一百多家,慢慢经过十几二十年发展,也慢慢沉淀下来的就是十多家。日本也一样,有大量汽车生产主体,也是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慢慢形成现在的几家。有一个历史过程。我想规范汽车出口秩序,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政府和行业组织,在我们原先、把国内的产业制度延伸到出口环节的基础上,应该说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2007年我们出口主体,汽车整车出口主体1500家,我们通过一些资质管理之后,现在只有有五百家了。下一步,在今年、明年还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适当的调高一些资质的标准。比如我们对汽车的出口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出口量超过一千万辆的,可能我们给予他,给企业的授权相对多一些,对于出口量比较少的,我们不给他授权。这样通过这样的实施,会降低一部分的流动企业、经营性企业,使他们不进入出口队伍。
第二个措施,在现有出口资质条件基础上,强化企业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我们通过境外的、驻外的经商来调查出口企业在境外营销网络的建设。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也会学到知识。同时刚才提到如果有些企业在境外出现了恶性竞争,如果有法律的既成事实判决,也会在下一年度取消资质。
典型的是前年一家企业在国外,引起国外恶性事件,因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问题,引发一系列的事情,高层领导有批示,取消了第二年度的出口资质。对此我们也会加大惩罚力度。
其次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力量,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让一些小的企业、让企业的兼并成为在优化出口的主体。也是业内企业的、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的。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提问:我是一个作家,我也想继续刚才的问题,奇瑞的老总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当日本和韩国的厂商,他们首先在自己的国内市场进行发展,有很大的一个份额,根据我的理解就是,当然现在中国本地、自主的厂商在国内的份额并不是不大的。怎么样进行海外扩张?如果说先有一个很活的国内市场做基础的话。
陆建辉:这个问题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已经非常非常激烈,某种意义上去做国外市场,某些地区的国外市场可能比国内市场竞争还要稍微弱一点,这一点和日本韩国德国不一样,因为他们在本土市场发展的时候,本土市场发展的时候整个竞争不是那么激烈,不像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所有外国品牌都进来了以后,伴随着进来的同时,我们自主品牌才开始发展起来,一个小孩子和大人竞争的话,打起来比较艰难。所以可能在国外其他一些区域,大的品牌还没有去的地方,自主品牌在那里的机会更大一些。所以说在国外做起来,国内市场份额小,在国外首先做起来,也不一定不是很好的选择。像中国一句俗话墙内开花墙外香。等在国外做强了再打回老家。
成都商报:这几年中国车市像过山车一样,请各位嘉宾预测一下未来几年中国车市的整体走势。
Max Warburton:作为一个非中国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其实我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怎么样预测中国市场,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比如美国市场、德国市场、巴西市场,这样我能够给你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它们的数据和宏观经济相关度很高。但是来预测中国的市场,我想用“过山车”这个词,中国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没有很强的相关度,没有很准确的相关度。我们现在在国内有很多一些强有力的力量,这些力量有时候和政府一起在政府的指导下,在雄心勃勃地推进我们的市场战略,这是很奇怪的事件,每一个国家的这些人都在认为人可能会做得更好,许多企业他们才是一个国家的才能的体现。
我想根据过去的经验,这要看一下中国政府对于我们企业的情况。10%的增长 对于未来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虽然说可能会有更多的增长,像40%、50%这个就比较快了。10%左右比较好。这是我的预测。
倪威:我个人觉得从全球角度来说,每个国家人均GDP跟千人保有量之间是满足一定关系的,一种可能是美国模式,一种欧洲模式还有一种日韩模式。目前从美国、欧洲、日本来看,这些国家汽车都已经进入了所谓饱和期。在人均GDP大概到1500美金到2000美金之后,这些国家,比如美国千人保有量七百多、欧洲六百多,日本五百多辆。中国去年看人均GDP4000美金左右,现在人均千人保有量60辆左右,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以后发展应该随着经济发展,人均GDP增长,人均数量肯定会增加,而且跟全球平均160辆相比目前,我们60多辆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短期也不太一样,轿车业明年后年增长会比较强劲。但是卡车由于跟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密切,所以卡车在明年甚至到后年增长率将不会太高。总体来说市场将是非常乐观的。
石坦明:感谢大家,一起为大家的参与鼓掌,谢谢大家到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