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吕征宇 |
“我们必须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声音”
搜狐汽车:2012年7月1日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成立两周年,您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吕征宇:成绩斐然不敢当,但确实有较大的量变和质变。先讲量。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成立前,2009年销量是5000辆,2010年是10000辆,2011年近2万辆。今年我们有更高的目标。
再看组织架构。两年前我们只有50人,现在近120人,翻了一番。除了数量上的增加。还有质量的提高。从其他品牌转而加盟我们团队的高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国际化,其中十几位高管分别来自意大利、日本、美国和中国。
上述变化,凸显的是英菲尼迪中国在全球总部的重要性。中国已是英菲尼迪全球第二大市场,我们首次为中国量身打造的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上市,未来还将有更多为中国打造的产品。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我们一直提倡,豪华品牌如果不能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就不是对中国市场承诺。2012年5月28日,我们发布了英菲尼迪将于2014年国产这一重大消息。
简单归纳,两年来我们对打造品牌,打造团队,并对未来持续冲击亚洲第一豪华品牌的目标和愿景做了很多扎实而具体的工作。我觉得,虽谈不上太大成就,但应该讲还是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掀起了一点点波澜。作为挑战者,我们必须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我比较欣慰,也比较自豪。
搜狐汽车:前不久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上市,您当时是何心情?毕竟这是您跟总部建议的一款车。
吕征宇: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的上市,正好契合中国总部成立两周年的时间点。安迪•帕默博士、中村史郎先生,以及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同事和中国管理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为中国而加长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大家都在说中国很重要,但说的和实际做出来的却有差别。为什么?跟其他竞品相比,后者绝大多数都已本地化生产,因此他们在本地的适应性改变,和英菲尼迪的纯进口,其原产地和设计都在境外完成的难易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原汁原味的程度也不一样。我要告诉境外的同事,我需要什么。而不是只做适应性改变,或者对车型本身做简单加长。英菲尼迪M长轴距的线条和比例比过去更协调,它不是简单加长的结果。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哪些事可以做到,哪些做不到,最终结果前,我可能不太敢相信。但做成后,我发现完全可以做到。
搜狐汽车:这款车是不是英菲尼迪在中国本地化战略的一个序幕?
吕征宇: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引进这款车的重要目的,英菲尼迪原来给中国大众的印象是只有SUV,或者只卖SUV。其实不是这样。在豪华车市场,中型豪华轿车这类产品占据30%以上份额。如果不进入这个主流市场,你就会失去这块份额,就永远只能做小众群体。
引进英菲尼迪M长轴距,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就像玩游戏,你如果不参与其中,你就没办法表明我们来了,我们在这里,我们要介入。至于对这款车的销量预期,我认为不是问题的焦点。重要的是我们把全系列产品引入中国。
搜狐汽车:现在有些豪华品牌挑起价格战,在前有狼虎,后有追兵的背景下,英菲尼迪怎样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吕征宇:就英菲尼迪品牌,我们一贯坚持的理念是:宁肯不卖或者少卖,也不参与到价格战中。表面看你降了价,消费者得到实惠。其实不然,你今天让购车者少花钱,但有没有想过那些花更多钱购买你产品的忠诚的客户——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对此,我们一不参与;二不赞同;三是利用这个机会,理性呼吁业界同行认真反思,疯狂降价到底带来什么?根据我们的了解,降价对销量并不一定会带来明显提升,而背后带来的却是对品牌的伤害,对车主感受上的伤害。而一直不遗余力坚持品牌,坚持客户服务,坚持产品和满意度导向的品牌在激烈竞争中反而最终会获得长远的收益。
搜狐汽车:2002年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全面合资时,有没有涉及到英菲尼迪的国产?
吕征宇:据我所知,一定没有。当时英菲尼迪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英菲尼迪正式的中国元年是2007年,真正大发展是成立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的这两年。2002年时应该没有规划。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