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里,四款新车上市。比亚迪速锐、上海大众新朗逸、一汽奔腾、北京现代朗动。
很有意思,正好拿来做一个比较,就算一个简单的比较,也很能揭示出一些深层的问题。
首先说A级车,新朗逸,朗逸从来有着太多中国人的智慧,是专门按照中国人的特点为中国消费量身定做的。长宽高4605/1765/1460,距轴2610的新朗逸的价格区间是11.29万至16.69万。新朗逸豪华导航版,搭载了大众 1.4TSI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发动机和 DSG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官方指导价16.69万;但就算如此,人家毕竟是挂着大众的标,再加上人家是中国市场炙手可热的大众的旗下车型,因此,身份上就是要高贵一些,自主品牌没得比,就算是同为合资公司的北京现代,也是没法比的。
周四晚上上市的北京现代朗动,长宽高4570/1775/1445mm,轴距2700mm的全新朗动全系共有两种不同排量的发动机,搭载了γ1.6及Nu1.8,都采用了D-CVVT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1.6升γ发动机采用轻量级的全铝制品,配合6速手自一体变速系统。而其价格区间为10.58-14.98万元。最高配的14.98万比起新朗逸的16.69万,低了1.7万元。考虑到大众前期公关功课做得足,大家都已经认同了它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和双离合的"黄金组合",因此,高上这么近两万元,似乎很有道理。
而同样是搭载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和双离合的比亚迪速锐,不但价格没有朗逸高,甚至连朗动都没有法比。比亚迪速锐的价格区间是6.59至9.99万。速锐长、宽、高分别为4680/1765/1490mm,轴距2660。在三款A级车中,是最大的。配置最高的那一款,官方指导价9.99万。比朗逸低了6.69万,比朗动低了4.98万。更不说同,速锐还装备了许多高安全配置以及娱乐化配置,如ESP车辆稳态控制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HAC上坡辅助控制系统、HBA液压制动辅助系统、BOS刹车优先系统、TPMS胎压监测系统、EPB电子驻车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右前轮盲区可视系统、彩色显距倒车影像监视系统,真是武装到了牙齿!另外最出彩的还是全世界独此一家的摇控装置:当下雨时,你可以用此装置把汽车"唤"到跟前来,对泊车头疼的人士,可以下车用遥控自己泊车。但就算此装置全球独一份,也未见到比亚迪汽车为速锐增加多少价钱。
再来说说奔腾。奔腾是共和国长子一汽旗下自主品牌,相对草根自主,此自主根正苗红,因此,就算是借鉴了某款合资车型,那也得算上自主不说,价格也要比一般自主品牌高一些,要得起价嘛。
奔腾B90,B级车,长、宽、高分别为4860/1812/1472mm,轴距2780mm。与4960/1845/1480mm,2800mm的雅阁相比,明显小了一点。奔腾B90搭载了2.3L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04Nm,采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官方指导价19.98万。奔腾B90与相同排量的雅阁、凯美瑞相比,虽然在动力输出方面稍处下风:雅阁(132Kw、225Nm)、凯美瑞2.4L车型(123Kw、224Nm),车体也比雅阁小了一些,但是其余有关安全的配置丝毫不少,而价格却平圴低了至少十万。
一般来说,草根自主现在连冲击B级车的资格都没有,之前奇瑞的G6、江淮的宾悦甚至包括比亚迪的G6都没能卖得好价钱不说,销量也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而根正苗红有背景的一汽奔腾B90在B70和B50的前期铺垫下,应该会比两个G6和宾悦命运好点,但是,跟合资产品、进口产品,依然想错不小的距离;至于一般草根自主,没有国企做背景的企业,就只能在性价比上多下下功夫,只能先把A级以下的市场打实了再说。
再比如长城,魏建军突然宣布:长城先把A级以下轿车、SUV弄明白了再说。以前预计推出的C70似乎有推迟之嫌。不管长城方面有多少解释,但是,怕推出C70冲击高端不成反蚀一把米的担心却是尽人皆知的。
自主品牌到底有没有向上跨越的可能?向上跨越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其实,这些企业最有发言权。就像他们根本就不觉得自主品牌要覆灭的说法一样,他们对于自己的前途信心满满。这种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他们对于技术的钻研以及成本控制的能力。就像赵福全说的那样:谁有本事也用这个价钱,造出五星级的这种小车来?
而事实上,也的确不用担心。以前十万元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个玻璃天花板,看得早,打不破,但是现在,十万元已经不再是一个障碍,许多自主品牌产品,已经突破了这道天花板。也就是说,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在一步步提高,只要你不急功近利,像外资一样卖个好价钱,只是时间问题。
祝愿奔腾B70能大卖,祝愿比亚迪速锐能再一次掀起自主浪潮,创造一个F3那样的辉煌。
王侯将相定有种乎?哪一个大牌,不是经过了当初不起眼的阶段?贵在坚持。
本文授权搜狐汽车,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