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的乌鸦白不了,电池问题就是狐狸尾巴。
业界对电动汽车的好不容易积攒的信心,遭到了近来诸多事件,特别是电池方面事件的消磨。
戴姆勒汽车质疑德国联邦政府雄伟的电动车规划,而丰田宣布放弃大规模销售eQ纯电动汽车的计划。更让人震惊的是,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企业——美国动力电池巨头A123系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在美国市场上,一些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也正为电池储量过快衰减而苦恼不已。有的仅购置数月的新车,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电池储量衰减。
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由于无法按期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和利息走向破产保护,此前由于有美国议员担心技术流出以及美国政府的投资打水漂,而反对中国最大零部件供应商万向集团收购A123系统公司。2009 年A123 获得了美国政府 2.49 亿美元的注资,而密执安州两座电池厂的资金也来自于政府 24 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两个多月前,万向集团曾经宣布拟投资4.65 亿美元(其中包括2500万美元的头期信贷),整体收购A123系统公司。
现在,A123系统公司为了苟延残喘,该公司正计划把美国密歇根州的两家工厂以1.25亿美元的交易价格出售给日本江森自控公司。而万向集团表示将和江森自控在破产法庭展开竞标。11月16日进行相关竞标,而11月19日举行拍卖,一周之后再举行拍卖听证会。
深陷财务困境的美国A123系统公司的窘境,是纯电动汽车产业不景气的缩影。要知道,它还向通用汽车、宝马汽车供应动力电池。
而靠电动汽车来大幅盈利的车企,至少还没有出现。通用Volt增程式电动汽车每辆亏损4.9万美元,而雄心勃勃推出纯电动跑车的特斯拉公司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亏损额分别高达0.589亿美元和1.056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发展计划遭到了质疑。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的托马斯·韦伯(Thomas Weber)表示,2020年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德国联邦政府电动车规划不切实际。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认为该目标"不那么容易"实现。有关数据表明,电动汽车的注册量仅占市场总额的0.0087%。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市场难以开拓。因此,戴姆勒汽车继续要求德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助。
对能源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的美国能源部小组认得出了"内燃机保持统治,天然气前景或超过纯电动"的结论。
有意思的是,早在近两年前,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就指出,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看好并且花上大力气的电动汽车并不可取。比起其他竞争性技术,天然气发动机成本更加低廉,减排性能更为优越。而电动汽车存在电池充电时太长等"太多障碍"。
目前看来,动力电池的性能仍旧是纯电动汽车发展进程中的拦路虎。它正动摇着电池厂家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深刻影响着主机厂的盈利能力甚至战略选择。除了电动汽车的盈利性不强之外,电动汽车制造商还遭遇了诸如动力电池安全性、耐久性等让人焦头烂额的难题。碰撞起火危险、电量衰减过快等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电池瓶颈的制约,让放弃者毅然决然,也让坚守者如履薄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但它盛水的高度只会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动力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其价格的大幅下降如没出现,那么纯电动汽车的前景就依然缥缈如梦……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