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飞跃
从2002年的年销5万辆到去年完场销售74万辆,蜚声业界的“现代速度”毫不褪色。高潮时刻,北京现代又有了新的目标,李峰说:“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再是一年能卖多少台车,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品牌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第二次飞跃’。”
“二次飞跃”的首要前提是跻身国内主流车企。这也正是北京现代给自己定出的目标。按照李峰的判断,“主流车企”的界定有着十分严苛的标准:一是要有月销过万辆的B级轿车,二是产销量居全国前十,三是年利润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前两个标准,北京现代已经达成:2011年,北京现代突破年初定下的产销量目标, 以近74万辆的成绩位列国内车企排行榜第五,仅次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于2011年4月上市的第八代索纳塔则从9月开始销量破万,之后的4个月内不断刷新数据,成为主流车型新贵。
对于第三个标准的达成,北京现代也已经有了把握:随着企业实现百万产能体系,产品线布局日益完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北京现代在2012年利润突破百亿为期不远。
但北京现代的目光当然不止于此。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公布的北现“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未来战略目标落实到实现两个“倍增计划”:产销能力和中高级产品结构上较之十一五末年实现全面倍增,即产销能力从2010年的70万辆到2015年倍增至140万辆,中高级产品比例从2 010年的26%到2017年倍增至50%以上。
虽然加上第三工厂,北现产能达到百万辆。但按其北现“十二五”期间的“倍增计划”,即使建成百万产量依然难以支撑2015年140万辆的产销规划,因此第四工厂的投建也必然会浮出水面。
据悉,北现将采取两项重要举措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采购战略共识,优化采购运营,将供应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加大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技术中心,强化研发人才的招募和培养,推进合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战略的贯彻实施。倘若两个倍增计划能够实现,徐和谊满怀期望地说:那就能够在未来六七年时间将北京现代总销量带到1000万辆,同时打造成国内最大、最优的乘用车企业。为实现1000万辆的目标,北京现代将从两个方向全面发力:一方面,提升“现代品牌”。通过产品结构的升级直接影响品牌形象的提升;另一方面,服务“现代客户”,提升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今年是北京现代成立10周年,年初北京现代就提出了‘畅沟通、稳节奏、抓系统、入主流’的十二字方针,我们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围绕着这十二字方针展开。”李峰说道。对一家长足发展的企业来说,销量只是其中一项衡量的指标,当下李峰和北京现代更关注的,是如何在2012年北京现代“10年”时间点的当下,为下一个10年积蓄能量打好基础。
下一个10年阶段北京现代将是怎样?从徐和谊到李峰都已经给出了宏大而可信的长远规划。按照他们描绘的蓝图,不仅在产销规模上,同时更在品牌内涵上,北京现代将具备新领军者的实力和气质,在此之后,由北京现代所推动和改变的国内汽车业将再迎来一次万象更新。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