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阳:自主品牌技术储备赶不上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脚步
梁洪:在这样一个现状下,我们看到不少的朋友提出了两个观点,很多媒体也提到了这样两个观点,包括我们前期在网络上进行的征集。民族自主品牌遇到的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有部分声音认为是我们近期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恰恰是扶植了合资企业,打击了民族自主品牌。我不知道徐老师怎么看这个观点?
徐向阳:我觉得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一些限购的政策推出来以后,消费者在第一次购车的时候,我只有一次买车的权利,他在使用这个权利的时候,他在选用汽车品牌、汽车品质的时候就会更慎重一些。不仅仅满足眼前的需求,他可能会站在更高一点。这样会使得我们的品牌受到市场上的冲击。
我个人觉得类似于环保政策的推出有一些过快,我们如果看看我们自主品牌目前在发动机技术方面的现状。我们的自主品牌技术储备不足以赶上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提高速度,这些对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对合资企业来讲,他的欧4标准也好,欧5也好,甚至欧6,他们已经有了现成的技术储备,而我们要从头开始。我们不仅要在市场上受到阻力,我们需要自主品牌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在技术上大量的投入。这也会影响到现有的一些新车型的开发,包括汽车本身品质的提高、品牌的建设。
梁洪:谈到这个问题总让人觉得非常的尴尬。一方面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厉的环保政策和措施,以缓解目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这样一些新的政策的影响下,民族自主品牌现有的技术又跟不上这个脚步。我们又想保护自己的企业,又不能宠着他,惯着他,很难把握这样一个尺度。我们在前期也采访了一些企业的代表和老总。他们确确实实对这些政策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来听一下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王琅对汽车环保政策的观点。
王琅:今年上来以后,整个政策有所改变,政策退出了很多。特别是最近十月份之前,我们还有节能惠民的补贴,10月份开始,节能惠民政策加严以后,很多车子能否继续符合国家的补贴标准现在还不确定。在国家没有公布之前,很多车的销售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在这个时间段的确销售形势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整个销售形势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变化也是情理之中。今年的确对于民族自主品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首先市场容量在萎缩。第二,因为牌照有限,很多车主换,或者在选第二辆车的时候,很多情况会出现消费升级。中高端车型消费的很好,中低端车型的消费压力会明显加大。今年我们在北京,奇瑞汽车今年的销量和去年的销量相比,下了接近8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