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去年我们已经谈过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之路”这个话题。应该说这一年来,兼并重组依然是一个很热的话题。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大的汽车集团在重组之后,遇到了许多问题,包括重组后的企业之间存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冲突,也引发了一些事件。有一种说法,中国车企的兼并重组,很多都是国家政策主导的行为,而非市场主导,因此存在许多问题。您如何看待?
科泰:的确,我同意中国的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政策主要由政府政策主导,在中国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市场或商业的合理性起到的作用有限。汽车行业兼并重组路线图将民营企业或外国企业排除在外,因此兼并重组成了一家国企兼并另外一家国企。
全球汽车行业在重组过程中经历了部分重大失败。(如戴姆勒-克莱斯勒,戴姆勒-三菱,上汽-双龙)。近期也出现了部分成功的案例,如通用-大宇,塔塔-捷豹-路虎品牌。整合中产生的问题普遍存在,并不局限于中国。
中国的兼并重组政策路线图需要根据行业结构和要求向好的方向修正,更加侧重业务合理性而不是政治因素。特别是,其需要正式承认民营和外国公司的存在,并赋予这些公司更多自由参与到兼并重组活动中来,并利用他们的经验,能力和资源。中国大型国企并不缺乏财政资源,但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挑战。民营和外国公司常常可以带来不同的技术,管理方式和整合管理能力。
很明显,由于目前对外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进行限制,外国企业很难参与到中国本土的兼并重组和整合过程之中。解除对外国公司在华必须通过合资公司开展业务的限制应是摒弃行业监管,并最终使得外国公司积极参与到中国国内兼并重组中的第一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