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新能源始终是所有国内外大型车展的主题。但是现实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市场上真正选择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仍然很少。在中国国内,各车企先后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并不理想的市场表现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新能源车发展现状,它面临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如果说中国的新能源车能够达到产业化,您认为是哪一年?
科泰: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媒体和公关活动层出不穷。理论上讲,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行业赶超外国竞争对手提供了机会,并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但是坦白讲,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进步和销售表现令人非常失望。中国的政策路线图并不实际,而相关部门的决策者也质疑将过多精力放在电动汽车上是否合理。
电动汽车迅速推广面临的关键障碍包括高昂的售价(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价格更具竞争力之前,电池成本应当大幅下降),有限的行驶里程和尚不充足的充电配套设施。上述问题何时能够得到解决?电动汽车的迅速推广是否会导致电价大幅上涨并降低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电力不足,缺乏统一标准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和安全性等问题将阻碍电动汽车的发展。
中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包括大力支持地方行业并从国家和市政府层面为购买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提供高额补贴。
中国还拥有丰富的工程制造资源可以支持电池、电机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中国也拥有财政资源和能力以快速建设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和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电动汽车。
从中期来看,政府补贴可以对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起到积极作用,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截至目前中国多数城市的消费者不愿意享受高额的补贴购买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只有当电池成本、充电配套设施建设和行驶里程等取得长足进步,这种情况将可以得到改变。
从短期来看,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需要承认在电动汽车更具竞争力并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之前,重大的技术和基础设施障碍是存在的。当前的政策取向很有可能转而不仅支持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还支持由可替代燃料驱动的混合动力车等行驶里程更长的新能源汽车。
总体来看,尽管预计2015年之后需求将增长,目前来看纯电动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仅有望达到2-3%,可能这种情况到2020年也难以改变。目前看好混合动力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展前景的原因很多,但是至少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内燃机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通过直喷和涡轮增压等内燃机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