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节高速免费的喜悦还没领略到,一条奔走的消息又忐忑了车主们的心!
据报道,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目前正在论证阶段,预计下半年可能会征收汽车排污费政策,并先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试点,之后将逐步向全国推广。
加重车主负担
毫无疑问,此举会进一步增大广大车主特别是工薪阶层的养车压力。
车主本身已经承受了各种各样税负,缴纳的就有购置税、消费税、增值税、保险费、过路过桥费、小区车位费、临时停车费、车船使用税、燃油税等几十种五花八门的税费,随着油价的飙升以及停车费的涨价,更多的车主面临着"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的苦恼和尴尬。有资料显示,一些经济性轿车的车主负担的各种名目的费用甚至超过了车辆价格的1/3。
老百姓要为汽车排污费而多掏腰包、消费能力下降,将或多或少抑制汽车消费。这与增大内需替代出口的经济战略并不相符。
另一方面,倘若公车免征汽车排污费,那么这项费用不仅将增加纳税人的负担而且还有失公允。富有阶层同样无所畏惧,毫无影响。而精打细算的老百姓,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眼下,车市已经进入低增长期,汽车排污费不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品是当前国民走向小康、享受现代文明的重要产品。征收汽车排污费,汽车消费会受到进一步抑制,必然不利于萧条的汽车市场加快回暖,且对我国经济和汽车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应当减少工薪阶层的负担,在汽车排污费之前,合并和削减繁多的税费。年累计行驶里程在全国平均值以下的,最好免征。
忽视原罪的根源
汽车消耗了石油资源,排放的尾气是导致PM2.5和空气恶化的重要因素。但是也应看到,导致汽车排污的根源。
油品质量差,却把排污的板子全然打到汽车身上,显然是不妥当的。
"油价上与国际接轨,而在燃油品质上与国际断轨",油酋们常常不能及时提供清洁燃油,使得排放标准被一再延后。
一辆国Ⅳ标准的轻型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可降低50%左右,而一辆国Ⅳ标准的重型汽车单车染物排放可降低30%左右,颗粒物排放可降低80%以上。
产生尾气的发动机,各个生产厂家的技术和质量良莠不齐,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发动机的尾气有害物排放,与其燃烧室设计先进性、燃油燃烧充分度正相关。
此外,城市的拥堵降低了车速,增大了燃油消耗,加重了城区大气的污染。而道路里程增长率与汽车保有量增速之间的巨大落差、智能交通系统的落后,说明城市管理者也要对糟糕的空气质量负有一定责任。
汽车污染问题其实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不究内在缘由。征收汽车排污费并不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阿喀琉斯之踵"。不能对上述事实选择性失明的视而不见,而对汽车消费者痛下狠手,"别人感冒我吃药"。
政策导向要明
反对一刀切。传闻汽车排污费将按排量征收,但是每位车主的用车频次和累计里程大相径庭。汽车排污费如果不与"用车的频度"、" 里程"挂钩,就无法体现车辆使用上的"多开多交、少开少交"的公平原则。
业内人士透露,制定征收汽车排污费规定很有可能跟车船税一样,按排量征收:即排气量为1.0以下、1.1―2.0、2.1―3.0、3.1―4.0,4.1―5.0,分别按不同额度的税费征收。专家认为,应将汽车排污费纳入油费中,根据加油次数和频率收取相应的费用,多用多交。这样才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否则,车主不会自觉减少车辆的使用。同时,也不利于鼓励节油技术的进步。
此外,还需要各项政策的协调。北上广一线城市限牌摇号政策就是"环保节能"初衷的反讽。没料到,当限购城市的车辆牌照变成一种稀缺资源之后,更多的消费者一步到位的选择了更大排量的车型,而某个城市推出的"换购新车排量不应超过旧车"的土政策更推动汽车消费明显的朝着大排量方向发展。结果,与"节能环保"的初衷"南辕北辙"。所谓的"节能环保"的政策措施可能带来并不节能环保的实际效果,令人啼笑皆非。而这种看不懂的政策导向,自主品牌也伤不起。
假如风传的政策年内如期施行,那么相信不少人脑海中都呈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收取汽车排污费真能起到治污作用吗?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