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重要的应该是渠道。之前您在北京奔驰也力推渠道改革,到沃尔沃后,您对现有渠道网络是否满意?有无新计划?
付强:渠道问题对各行各业都很重要,营销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渠道。相对耐用消费品而言,汽车有其特殊性,也更重要。渠道是否合适会最终决定营销业绩。
回到沃尔沃,受规模限制,沃尔沃的网络规模在豪华车区间里处于劣势,未来我们会把这个短板补齐,但这需要建立在良性发展基础之上。最近有些媒体引用我之前谈到的“三个一点”:投资成本再低一点;规模再合理一点;品质再高一点。
这是一个和谐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沃尔沃渠道才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从而扩大我们在各级市场的渗透率,提高为消费者服务的能力,这些都相关联的。
搜狐汽车:提起沃尔沃,人们自然会想到安全,这是其品质属性。我们想知道,在后续推广中,沃尔沃还会向消费者传递哪些新价值?
付强:沃尔沃品牌核心价值已经体现出来,就是“以人为尊”。业内对沃尔沃的认识,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其实沃尔沃不只是安全,“以人为尊”也不仅仅是安全,广义上的安全还有很多内涵,如对健康的关爱,沃尔沃汽车包含大量人体工程学成果,体现的是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尊重。
我们正围绕中国市场向消费者更清楚地介绍沃尔沃“以人为尊”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其内涵,这些内涵需要身体力行实践出来。如对客户最大限度的尊重,其实最终体现就是客户的满意和忠诚,这也是未来“以人为尊”努力的方向。
搜狐汽车:品牌这块未来会不会加上一些中国特色?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沃尔沃是被中国公司收购,也许将来会更强调中国特色。
付强:“以人为尊”的核心是人,沃尔沃在不同市场面对的是不同消费者,所以对消费者的尊重实际体现在每个市场上,对差异化给予充分考虑,这才是对人的最大尊重。回归到中国市场,“以人为尊”将体现在产品层面和为客户提供服务等。
搜狐汽车:我们看到,沃尔沃中国高管中有很多华人面孔。他们既国际化,又本土化,您认为这会给沃尔沃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
付强:我相信任何一个跨国公司谋划某个市场,它都会首先考虑在当地市场本土化,只有本土化人才能对这个市场真正了解,才能立足市场,才能把市场做好。因此,沃尔沃中国出现更多中国高管很正常,也符合逻辑。
搜狐汽车:并购刚完成时,沃尔沃曾表示将引时一些国外人才。现实情况是不是证明这些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人才更适应中国市场?
宁述勇:这要前后台。前台营销、客服确实是中国人更懂,也做得更好;后台研发、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生产制造都是国外人才,这样能保证高品质。高管团队里老外跟中国人的比例其实没有太大变化。
搜狐汽车:能否透露一下目前沃尔沃在本土化方面进展程度如何?
宁述勇:以采购为例,沃尔沃是全球采购体系,哥德堡总部按照全球采购需要,直接从总部派人到中国采购,保证全球采购标准。不管是为中国工厂、哥德堡工厂,还是比利时工厂,所有材料都一样。再加上其研发工艺和制造工艺一致,所以品质也一样。由于成都是新工厂,故采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更高,比如水性漆没有污染。
第二,沃尔沃全球采购负责人刚宣布要削减20%价格,进行成本控制。这方面过去管理得不太好,通过机构改革和战略改革,两头并进开源节流,卖得高,卖得多,同时降低成本。
在中国的采购成本原来只占其3%,将来可能会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质量下降,增加中国采购只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当然我们也欢迎沃尔沃的其他供应商到中国建投资建厂。
搜狐汽车:但如果把跟吉利加强在采购商方面的合作这样的信息传递到营销层面,会不会对销售造成困扰?毕竟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些奇特。
付强:道理很简单,买得越多越便宜,现在最流行的就是团购。团购能便宜,这大家都知道,企业采购也同样。用一样的钢板,为什么不能一起采购?这会有什么影响?目前国内很合资企业也跟中方一起联合采购,这种行动可以追溯到更早,很多主流品牌从2003年就开始,2008年发展到第二轮。
联合采购不仅发生在有资产关联的企业之间,甚至也出现竞争对手之间,他们也会形成联合采购,就像团购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