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2011全球汽车产业白皮书" 开启复苏之路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搜狐汽车研究室
2011年04月15日17:27

  二、未来5-10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展趋势

  (崔东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

  汽车消费正在从传统的、成熟的汽车市场转向新兴的汽车市场。这些新兴的汽车市场不仅是未来全球汽车消费、生产的重要基地,并且可能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国是新兴市场中的主力军。

  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近几年来新兴市场的崛起与欧美传统市场的低迷成为鲜明的对比,这改变了市场消费格局,但难以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其难点在于世界经济的垄断模式难以改变。国际企业依托技术和资金、品牌、管理的优势实现更强力的扩张。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与财富分配格局并不一致,跨国集团的垄断性优势仍将保持,而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加速从消费市场转变为产业强国。

  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现阶段影响世界的主要是汽车的市场力量。而产业力量的世界影响力仍需时日。中国能否改变这一长久以来形成的跨国集团主导的世界汽车工业格局,这取决于中国汽车工业能否由大变强,而其难度是很大的。从企业角度看,我们还没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汽车公司和知名汽车品牌;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握情况看,我们的差距依旧很大,因而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崛起的难度远超过当时的日本和韩国。从安全节能环保等政策法规环境看,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甚至是被迫重走合资路。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后,我们切不可自大自满,我们的世界性消费市场不等于我们的产业,我们只有靠发展自主品牌才能改变国际车企主导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一、汽车传统市场的瓶颈新兴市场的机遇

  1、经济发展进程是决定性因素

  20世纪以来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汽车私人消费水平,也就决定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欧美传统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汽车消费能力也是领先全球的,因此欧美市场率先进入汽车私人消费时代。而新兴市场的经济在近期发展较快,上世纪末以来逐步进入私人汽车普及时代。

  新兴市场主要包括被称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人们把这类国家称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足够大,而其中的汽车消费更是孕育巨大机会。尤其是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已经逐步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其中中国的城市人均收入达到近2万元/年,也就是3000美元,已经进入典型的汽车社会的普及期。

  2、市场规模的变化

  欧美汽车市场在二次大战后全面进入汽车私人消费时代,当时的汽车市场也主要是指欧美汽车。随着20世纪69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等的崛起,这些国家也逐步进入汽车时代,但由于这些国家的规模有限,汽车市场的全球影响较小。而随着本世纪以来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经济崛起,其人口总量大,经济规模大,当迈入私车小费的门槛后,汽车市场的崛起也就是必然的结果。可以说21世界的汽车市场的主要变化在于以金砖四国代表的新兴市场的份额的快速崛起。金砖四国的汽车销量从本世纪初的15%份额上升到目前的35%左右,其10年间的份额上升速度很快。由于人口基数决定的市场规模原因,未来5-10年的以金砖四国代表的新兴市场的份额仍将较快增长,其中中国和印度是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欧美国家的优势与新兴市场的挑战

  1、资本的纽带力量

  资本决定世界的财富分配和市场影响力,欧美汽车传统市场的产业资本继续控制新兴市场的发展。欧美传统国家已经形成较稳定的国际车企主导格局。这些国际车企充分控制世界性的优势资源,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优势。尤其是国际车企针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很大,快速形成独资或合资的大量本地化工厂。

  虽然新兴市场是世界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中国等是世界的工厂,但这些国家仍处于产业链的相对低端,其主导本地市场的力量严重不足。

  2、技术的优势

  欧美传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领先,由此也形成全球领先的技术标准和发展理念。这是巨大的优势。

  而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的经济增长点,但没有强大的技术积累,产业标准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新兴市场的主要魅力是市场和生产制造能力,但汽车产业的研发设计、销售网络的主导权仍在发达国家手中。虽然中国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但技术积累的对应世界性标准提升仍是较长历程。

  三、未来世界汽车趋势

  1、技术趋势-新能源和小型化

  随着能源压力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近几年的各国家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都不相同,日系的混合动力和电动车风生水起,而欧洲的柴油化和小型化趋势也在努力。

  随着08年金融危机后,新能源车的发展超越汽车行业自身地位,成为经济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美国和中国均制定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而中国的新能源车投入力度超强。但日本和美国的新能源车产业突破效果不错,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化道路还不扎实。

  小型化是乘用车行业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欧洲车企在此投入较大,未来几年仍会成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新能源车的浪潮,日系车企占据有利的产业位置,欧洲车企业已经快速追赶。

  新兴市场和欧美传统市场均面临重大的产业发展机会。新能源车在欧美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美国已经明确未来40年内新能源车全面替代传统能车型。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微型车和小排量车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小型化也是跨国集团国际化传略的重要组成。

  2、产品趋势-本土化

  乘用车作为各国市场的重要消费品,其受到当地政策的导向性压力很大。中国等国家明确以排量为标准的税收鼓励政策,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税收政策不一致,这也促进了国际车企的产品面向中国的本地化开发进程。

  同时由于中国等市场的产品价格体系跨度大,消费需求差异性明显,国际车企已经开始强化针对中国设计、乃至本土化设计的产品开发序列,形成越来越多的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

  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较简单的厂家竞争关系,跨国集团在中国均有1-2个合作伙伴,导致中国的合资企业厂家多,每个厂家均要实现产品系列化,这对产品需求大。跨国集团的现有产品序列无法满足中国企业需求,未来的本土化开发进程必将加速。

  3、生产体系-全球化

  前些年的世界科技快速发展,汽车产业被看作传统产业而逐步被发达国家转出。但随着金融危机后的汽车产业被重新定位,欧美国家均希望把汽车产业作为拉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因此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出现新的调整,针对高技术的产品仍趋向于在日本、欧洲等本土生产,而针对新兴市场的产品趋向于本地化生产,形成技术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均衡,同时也确保对本国就业的拉动。

  尤其是随着未来网络化、智能化、环保化等新型汽车的推出,欧美传统市场仍能爆发出巨大的购买需求。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旧车报废更新,而是淘汰传统意义的汽车而普及全新概念的汽车。从这种意义上讲,欧美传统汽车市场在较长时间内,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也就自然是生产基地。

  中国作为绝大部分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世界工厂,但汽车产品成为世界性的出口基地很难。首先是合资企业的区域性生产资源配置。其次是中国合资企业产品成本高,只有低端与自主品牌接轨的产品有出口,高端的出口难以突破。再者是贸易保护趋势并未缓解,各种贸易壁垒情况复杂,中国自主品牌已开始国外本土化的就近设厂生产销售。

  四、世界汽车业更依靠中国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高增长和高价格带来的丰厚利润使跨国集团更全力投入中国市场的争夺。

  1、中国特色产品形成风潮

  目前看中国的消费特色和水费体系特色对国际车企的产品投放还没有有效的触动,部分豪华车已经率先启动,但顽固僵化的部分跨国车企还在坚持全球化的产品序列的中国投放,这样已经吃了很多亏,未来必然改变,建设研发中心。推出适应中国特色的大型化产品和低排量车型将是更大的风潮。

  2、品牌序列的更加丰富

  在中国乘用车极其宽大的价格体系下,随着国内消费的升级,诸多品牌和车型都能找到合理的生存空间。由于每个跨国集团可以与两个中方企业合作,但品牌车型数量并没有限制,因此新品牌投放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3、世界产品进入中国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的产品出口成为世界的贸易平衡的关键敏感问题,因此鼓励进口策略也是必然的选择。而狭义乘用车作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其高贸易额的改变进出口失衡、改善发达国家政府态度的战略意义很大,因此中国的狭义乘用车进口将是保持较好表现。而国际车企也是希望把全系列的产品引进中国,形成国产和进口的双线战略,进口车的量化经营模式也越来越清晰。

  五、中国汽车融入世界

  1、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成为世界中心

  中国汽车市场的世界地位已经是第一,11年以来我们的狭义乘用车销量已经超过美国的汽车总量。中国汽车2010年销量1806万,占到世界汽车总量25%。未来几年的中国汽车销量仍会与国内其他消费品的高增长趋势类似,保持15%的增速还是有机会的。也就是2015年的中国汽车销量3300万台,占世界份额超过35%。未来几年的世界汽车增量60%在中国。相对于印度等新兴市场,中国乘用车的产品档次高,数量大,必然成为世界消费中心市场,在中国的进口车、国产豪华车等均有巨大的市场,中国市场成为跨国集团角逐地位和利润的关键,中国市场决定国际车企的地位。

  2、商用车的合资潮改变世界商用车格局

  中国汽车面临两种趋势:乘用车(狭义乘用车)的自主化与商用车(包括微车)的合资潮流,这是由于技术和环保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资本参与主体较充分,其中的跨国集团的合资企业成为中国市场主导力量,自主品牌在较低的份额中逐步成长。

  而中国商用车的对外合资趋势明显,而且部分企业已经合资成功,这也是国内技术落后带来的必然升级提升的结果。尤其是中重卡领域的福田、重汽、东风、江淮等纷纷进行对外的合资合作,以跨越技术平台、排放环保等门槛。而轻卡的东风、一汽等也开展合资合作,未来几年的商用车对外合资合作趋势也改变世界商用车巨头的市场竞争格局。

  3、乘用车自主品牌百花齐放

  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从夏利引进技术开发开始,历经20多年时间,发展模式也是多样化。最早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升模式已经被跨国集团掐死,随后出现众多纯自主开发模式,近几年又出现并购和购买品牌及技术方式的自主品牌。随着合资企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已起步,未来几年成为自主品牌的新动力。而随着自主品牌的模式多样性,自主品牌的主力企业的成长速度也会放缓,未来几年的自主品牌发展仍是夯实基础逐步提升的趋势。

  4、乘用车出口逐步得到较好评价

  中国是汽车大市场,也是汽车零部件出口国,甚至早就是世界轮胎生产基地,但前期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与仿冒和反倾销等关联较多,而我们也不认为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量世界第一是荣耀。

  但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成熟,汽车整车出口的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逐步认可中国的汽车产品,尤其是轿车类产品逐步走向高品质的出口之路。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融入世界贸易的主流。

  5、中国新能源车逐步实现量产的突破

  汽车新能源产业创新包括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也包括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虽然我们的新能源车取得一定的实验和示范运行效果,但目前乘用车距产业化的批量产销仍有很大差距。由于我们的技术突破始终是软肋,汽车行业也更难实现弯道超车。坚持自主、合作、共赢、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并最终使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较现实的做法。随着日本、美国等电动车产业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的产业化进程也逐步加速。尤其是新技术成熟后的市场化过程后期,我们的低成本和快速跟进能力就会爆发式体现。未来几年中国汽车有望随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并实现量产后的规模化突破,随后实现再创新,并成为世界新能源车的后起之秀。

  未来几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而汽车产业也会逐步走强。但我们仍需要认清现状,不能盲目自大和浮躁,尤其是要反思过去近十年的汽车行业变化的实际特征,找到问题,实现行业的创新性改革。毕竟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改变是技术和品质、品牌的诸多突破过程,伴随的是残酷的竞争,我们仍需要补很多课。挖掘亮点是必要的,但寻找问题和缩小差距更是未来中国汽车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吕游)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