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籍贯在山东齐河。1931年3月1日我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职员家庭,18岁前没离开过山东。父亲是老工程师,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家庭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我有兄弟姊妹6个,全都受到高等教育。
我在济南读完小学和中学,当时报考了好几所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最先发榜,我先去上了两周。接着唐山交大发榜,我也榜上有名。这所学校后来改成唐山铁道学院,大地震后迁到成都峨嵋,改为西南交通大学。现在大陆的交通大学有四所,分别在上海、北京、成都和西安,从上海交大分出来西安交大。此外,还有一所新竹交大,在台湾台北。
按照父亲意愿,我进入唐山交大土木系,以后新建了机械系,我转入该系学机车设计,即火车头设计。当时还是蒸汽火车头,用活塞推动蒸汽机车,效率低,只有5%。其实后来完全用不上。
我本来应该1953年毕业,1952年全国建设急需人才,我们这一届全都提前一年毕业。我是副班长,思想较先进,就申请分配到边远山区接受锻炼。结果被分配到最偏远的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工厂隶属铁道部,从沈阳迁过去。
和我同去的有3人,除我之外,还有2名专科生。条件很艰苦。齐齐哈尔人口不多,市里也没几条马路。我们十几个人同住在一个有大通铺的房间,看书写字都在铺上。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
生活虽然苦,但工厂内却是热气腾腾,大家都在响应"多拉快跑"运动,争取多造车支援铁路运输。我们这些刚进工厂的年轻大学生也积极投入到大干的热潮中,这种环境下,自然觉得愈艰苦愈光荣。第一年我在机车总装车间实习,第二年到机械加工车间做技术员。干得还不错,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54年夏天,厂领导找我谈话,告诉我被选调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尽管不知道汽车厂的具体情况,但听说要去长春,心里也挺高兴。后来我们才了解,机械部从1952年开始筹备652汽车厂(即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从全国抽调年轻人支援。
这时一汽还在建设中。我们先到652干部学校报到,学校在长春本地。上面告诉我们先学习俄语,准备去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
这期间江泽民同志也在俄文班学习,我们偶有接触,但不太熟。后到苏联实习时,我们相处了几个月。江泽民同志年纪稍长,资历比我们高,是科级干部,也是支部成员。他喜爱照相,休息时经常一起出去玩。
在俄文班培训了十个月,因为我有英文基础,学得又比较努力,培训后期由俄罗斯老师授课,他给我们纠正发言,基本过了语言关。我的实习专业是焊接,这是个全新专业。出发前,我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焊接方面的书,了解专业知识。
跟我一起实习焊接专业两位师傅李振荣和孟昭贵,都有多年工作经验。李师傅是焊接调整工,负责焊接设备调整,现已去世。孟师傅是驾驶室焊接工长,我是焊接工艺员。我们的任务很明确,实习结束时我们3人能从头到尾焊接出一个完整的驾驶室——把驾驶室的整套焊接技术学成带回一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