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优势兵力突破
搜狐汽车:CR-V刚开始时挑战也很大。
陈斌波:CR-V销量并不是一下就上来的。第一款CR-V年销量是2~3万辆;第二款是5万辆,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搜狐汽车:而Concept S没有退路,它上市就要上量。
陈斌波:肯定要上量。市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微增长时代,我们的打法也要发生变化,就像今年新CR-V一样,上市必须上量。如果我们不能在一个细分市场取得相应的领先地位,后面再进就很难。
另一方面,你做了这个细分市场,哪怕最先做,也不意味着别人不跟进。现在竞争这么惨烈,对手反应速度比过去快得多,你看今年就有多少SUV涌入?这需要你在细分市场建立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哪里来?从量上来。
搜狐汽车:反过来,您可以先入为主。
陈斌波:先入为主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有人跟进,你的先机很快就会丧失。未来两三年内,这种演变会越来越剧烈。也就是说,在每个细分市场,你都会面临更多更强大的对手。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其实就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涉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它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它也不像快速发展时期,大家都有机会。只要拿到整车生产牌照,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就可以挣钱,还活得很好。这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我一直说,我们是个小企业。小企业的生存法则是什么?你的洞察力,你对市场的判断能力。船小好调头,你比别人运作起来更快,这就是你的生存空间。
搜狐汽车:您从侧面进攻。
陈斌波:对。我不可能跟大兵团作战,但我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去突破局部市场。
搜狐汽车:这其实也是本田汽车一以贯之的生存法则。
陈斌波:对。我们走到今天,需要整合本田汽车和东风本田过去的成功策略,找到未来之路。因为我认为,未来两三年洗牌阶段,排名十位后的汽车企业,要生存下来只有一种可能——它是有特点的企业。
我们不可能进入到前十名,那就必须选择一条路: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建立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法则。也就是说,总量上我不占优势,不能靠规模取胜的情况下,我如何集中兵力突破,从而生存下来。
搜狐汽车:这也需要您不断去挖掘新市场。
陈斌波:这倒不一定。但你必须做一个就占领一个。比如我们把SUV做大后,就绝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未来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个市场上持续保持东风本田的影响力。如除CR-V外,我们是否还要布置其他产品来扩充SUV市场?毕竟SUV市场已呈现向上下两极发展的端倪。向上,这个量有多大,我无法判断。但向下,它一定会扩大。
你去看逍客,未来它必定有较大发展空间。为什么?这类车型已越来越多地挤占三厢车市场。SUV与轿车没有太大区别,但它的视野、空间和驾驶舒适性却明显优于轿车。而一般意义上的轿车,未来会更进一步衰减,被不同车型替代。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向。
至于其他领域,回到思域品牌,我肯定不会到C级或者A级竞争最激烈的红海里搏杀,我们做不到。本田汽车有它的特色,它不会牺牲品质,所以成本上存在不足。怎么把价值传递给客户,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搜狐汽车:那么二工厂投产后,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陈斌波:产能问题解决后,最大的挑战在营销体系,需要彻底改变。过去营销压力相对较小,毕竟产量就这么大,车型也不多。但未来我们销量一定要大于产量,营销能力需要提升,才能维持这种态势。这是第一。
第二,营销不是拼价格,我们希望把东风本田产品的高附加价值传递给客户。
搜狐汽车:刚才您提到SUV要向下端发展,能再具体一点吗?
陈斌波:还在考虑中。
搜狐汽车:这需要跟本田汽车沟通吗?
陈斌波:当然。我们提出的概念需求,本田汽车系统里没有。过去东风本田做不到,但现在能做到。Concept S就是根据我们的需求而专门开发的。
搜狐汽车:本田汽车也开始倾听中国声音了。
陈斌波:不只是倾听,而是非常注意这边的声音。我们的要求基本都会得到满足。这是发生的一个根本性变化。仓石诚司(本田中国总经理)推动了这方面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