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人物访谈 > 整车企业老总访谈

探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路径 回归务实

2013年05月16日16:38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黄超等

  张海亮 继续领跑

  生于“70后”、被誉为少帅的张海亮用无可争辩的业绩证明着自己,带领上海大众这个国内最悠久的合资企业捍卫着“老大”的尊严和权威。

  来源 《汽车人》杂志记者 管宏业

  百年陈酿正在散发新的芬芳。对斯柯达汽车而言,遥远的东方正是它重新展示信心和实力的最理想场所。依托于上海大众汽车,自2007年推出首款车型至今,斯柯达已经在中国实现了累计销量超过90万辆,中国也因此成为斯柯达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如果说过去5年是斯柯达在华基础建设期,那从2013年开始,斯柯达有望进入扩张放量的高速增长期。

  4月18日,全新昕锐在上海上市。作为斯柯达品牌的第四款战略车型,昕锐传承了斯柯达品牌百年智慧,延续了上海大众精益求精的精良品质。昕锐是上海大众旗下第一款采用斯柯达全新品牌标识的车型。昕锐的推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斯柯达品牌的产品谱系,实现了对细分市场更为全面的覆盖,更使品牌迈入了在中国发展的全新阶段。

  对上海大众汽车董事总经理张海亮来说,多年潜行耕耘再度凝结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爆发点。随着昕锐下线,上海大众也迎来了第900万辆轿车诞生的历史时刻。至此,上海大众再度刷新了中国乘用车行业的历史纪录,成为国内第一家产量突破900万辆的轿车生产企业。

  生于“70后”、被誉为少帅的张海亮正用无可争辩的业绩和能力证明着自己,带领上海大众这个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合资企业捍卫着“老大”的尊严和领先。

  证明自己

  生于“70初”的张海亮有着那个年代人共有的务实和勤勉,也有着堪比年轻人的开放与敏捷。从大学毕业进入上海大众开始,张海亮近20年就职于同一家车企,从普通科员到部门经理、执行副总经理直到总经理,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实现着汽车人的抱负和价值。

  特别是从2010年9月担任上海大众汽车董事总经理以来,张海亮显示出与年轻似乎并不相符的成熟与干练。尽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在张海亮的执掌下,上海大众作为行业领跑者的优势更加明显。

  2012年,上海大众实现全年累计销售128万辆,同比增长9.8%,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大众品牌全年实现销量105万辆,同比增长11%,继续蝉联国内单一品牌年度销量第一名,也成为国内第一个销量突破百万辆的单一品牌。

  转入近年第一季度,上海大众延续了出色的市场表现,总销量突破40万辆,同比增长27.8%,再创季度销量新高。其中,大众品牌第一季度累计销售348783辆,同比增长达到32.6%,继续蝉联国内单一品牌的销量冠军。斯柯达品牌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一季度累计销售达60147辆。

  与单纯的销售数字相比,上海大众过去3年的战略布局更值得称道。张海亮一直坚持多样化的战略布局已经结出成果。2012年1月,上海大众宁波项目签约奠基,将在2014年投产,形成年产30万辆的产能;5月,上海大众新疆项目在乌鲁木齐签约奠基,初期规划产能5万辆,该项目将帮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乘用车生产零的突破;7月,上海大众首个标准化工厂仪征分公司建成投产,它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大众在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联动,年产能达到30万辆。

  与耀眼的业绩相比,张海亮本人十分低调。他很少接受采访,行事上也相当严谨。熟悉他的下属告诉记者,或许在上海大众浸润近20年的德式缜密思维与严谨,已经融入了他的个人风格。最为明显的是,张海亮每次接受媒体采访,无论对于技术数据还是市场大势,都是有备而来成竹在胸。

  正如旁观者评论认为,与上海大众在中国汽车业的领跑者地位相比,这个老牌车企的年轻掌门人却足够低调。或许正是企业掌门人的这份严谨务实,能够让上海大众走得更远更稳。

  斯柯达快行

  在去年度过第五个年头之后,斯柯达汽车在中国展现出更大的潜质和野心。

  2012年,斯柯达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占到斯柯达汽车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交付量高达235700辆 (2011年:220100辆),同比增幅达到7.1%。

  相对于上海大众的整体销售份额而言,“现在斯柯达品牌大概占了五分之一,到2015年,希望会占到上海大众整体销量的四分之一,到2018年,最终可能会达到三分之一。”张海亮告诉记者。

  与不断上涨的中国行情相符的是,上海大众也不断提升对斯柯达的“资源倾斜”。

  除了刚刚上市的国产昕锐之外,下半年,斯柯达在华的产品线还将再添两款全新车型。用前所未有的新车引进速度,斯柯达证明自己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今年下半年,斯柯达将进口昊锐旅行版和Yeti两款新车到中国销售。”斯柯达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斯柯达将在今明两年向中国市场推出3款全新或换代国产车型。

  “我们要‘把油门踩到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斯柯达(在华销量)会有明显增长。”斯柯达全球总裁范安德表示。在谈及如何对斯柯达产品的命名,上海大众斯柯达公关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中含有深意:斯柯达的产品线,包括明锐、昊锐、晶锐,现在又有昕锐上市,每个车型第一个字都有“日”偏旁,“这象征着斯柯达在中国旭日东升。”

  按照预期,到2015年,斯柯达将每6个月发布一款新车或改款车型。此前,斯柯达在国内目前仅有3款主打产品——Fabia晶锐、Octavia明锐、Superb昊锐。今年,两款全新车型Rapid昕锐和Yeti将实现国产。

  在昕锐之后,下半年,国产SUV车型Yeti也将投放市场。张海亮透露,引入中国的Yeti车型并非欧洲原版,而是依托上海大众工程技术团队,在其基础上做了大量适应性的设计和改进。据悉,国产车型的轴距将加长60毫米。

  到明年,全新一代明锐将登陆中国。事实上,斯柯达汽车进入中国正是从明锐开始的,它已经成为斯柯达取得成功的标志性产品。据了解,新明锐的尺寸又有所增长。宽度增加了50毫米,长度增加了100毫米。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相信这个产品今后会在中国销售得非常好。

  随着中国市场地位不断增加,斯柯达对上海大众的倚重更加明显。一个值得关注的迹象是,范安德在昕锐上市现场,意味深长地公开宣称:我们与上海大众已经成为了朋友。

  可以预期,在深化国产车项目及进口车销售、零配件供应等方面,斯柯达将更加依托上海大众。特别是对于之前业界猜测的斯柯达进口车渠道问题,也最终有了明确定论。张海亮表示:斯柯达也最终意识到,要在中国扩大斯柯达品牌的知名度,包括进口车的销售量,必须依靠上海大众斯柯达,这已经是一个共识,就是说还是由上海大众汽车作为斯柯达在中国的总代理商,用上海大众的网络参与到进口车的销售中。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市场的潜力,以及合资公司在其中所显示出的权重,正在改变跨国公司的固有战略。上海大众汽车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兼上海大众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告诉记者:“斯柯达总部甚至提出来将来很多新产品先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然后再拿到欧洲去的。”

  随着从产品到网络更加全面到位,张海亮预期,2014年将会是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再次爆发的一年,斯柯达品牌幅将比国内车市的平均增幅更快一些。目前,斯柯达品牌在整个上海大众大概占五分之一份额,张海亮预期,随着更多更新产品的引入,斯柯达在上海大众所占比重也将随之提高,“到2015年,我们希望能够达到占到上海大众整体销量的四分之一,到2018年,最终可能会达到三分之一,应该讲,斯柯达品牌在战略上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宋双辉)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