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人物访谈 > 整车企业老总访谈

探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路径 回归务实

2013年05月16日16:38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作者:黄超等

  祁玉民 华晨A面,宝马B面

  在纯粹的国人情绪中,过多依托于外方的自主,似乎有“不思进取”的嫌疑。不过,当下的中国汽车自主,谁又不是建立在“向外方学习”的基础上呢。只不过,祁玉民说了大实话。

  来源 《汽车人》杂志记者 陈瑶

  在中国汽车圈,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有着明显的个人特征,甚至有点“剑走偏锋”。就像当同行们都在努力撇清与跨国企业的技术关系时,他却始终坚持,华晨汽车的自主事业,有合作伙伴宝马汽车的努力。

  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祁玉民遭遇骂声连连。在纯粹的国人情绪中,过多依托于外方的自主,似乎有“不思进取”的嫌疑。不过,当下的中国汽车自主,谁又不是建立在“向外方学习”的基础上呢。只不过,祁玉民说了大实话。

  “近几年华晨汽车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宝马这个合作伙伴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宝马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华晨自主做不到今天这么强。” 他如此直言。

  正确的战略思想,总会得到验证。

  近期的华晨汽车,动作连连。从华晨宝马自主品牌“之诺”的推出,到上海车展以中华H330领衔的7款新车型全球首发,华晨汽车的自主之路,总是在体现与宝马汽车合作的关系。而舆论对此开始表现理解,拿钱买技术不可取,闭门造车亦不可行,但绝对不应排斥向外方学习。只有在与世界汽车巨头合作的平台上捕捉、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自己。

  “什么是光荣?什么是梦想?等我对汽车工业做出了贡献,我就觉得达到了光荣与梦想。现在,我感觉很踏实。”祁玉民说。

  在华晨汽车的自主道路上,如果华晨是A面,那么宝马就是B面,二者形成一个共同体,承载着华晨的大自主梦想。

  中华的路

  宝马对华晨的影响无处不在,也在一定程度掩盖了自主品牌的影子。就像在香港的时候,祁玉民坦言,香港媒体总是会向他问太多关于宝马的问题,因为宝马的高效益,在资本市场有最直接的体现。

  “大家不太关心自主品牌,但10年以后,我说自主品牌的利润会是最大的。”祁玉民看好自主的未来。即使当下,华晨汽车的利润贡献主要依靠宝马,这也是所有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华晨中华,这个当年岌岌可危的品牌,在濒临消亡的边缘时,被入主华晨的祁玉民拯救,但是,如何成为华晨汽车的主心骨,依然是转型的难点。

  “优生优育的开发是正确的。我们不能野蛮开发,野蛮开发就是花自己的钱打自己,绝对不能走这条路。这一点,宝马对我们启发很大。”按照祁玉民的规划,在中华轿车在2010年剥离出华晨汽车之后,应在2012年实现2000万元盈利的目标,一旦达成这个目标,就意味着中华品牌的转型进入全新阶段。但受制于微增长时代,这个目标推迟到今年。

  与去年不同的是,这一目标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

  随着中华H330在上海车展的推出,中华产品阵容进一步丰富,华晨汽车将依靠四大平台形成合力效应,且每一个平台都有组合拳优势。比如,A+级平台,包括中华H530和中华V5;A级平台,包括中华H330和中华C3;A0级平台,包括中华H230和H220;至于B级平台,将会是华晨与宝马合作的新车型,据悉,将比此前的尊驰更为高档。

  祁玉民透露,华晨将在每一个平台上希望打造4款左右的车,每一个平台的车型要优势互补。更为重要的是,在2015-2016年前后,华晨将推出战略性车型“大中华”。

  “你看我们从去年开始打出的组合拳,真正发力需要一个过程,今年应该是时候了。再往后走,中华会越来越占领市场,对华晨的贡献会越来越大。”祁玉民的最终打算,是当中华品牌的效益大到一定时候后,将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放进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接受考验。

  宝马的诚意

  华晨曾经走过弯路,曾经希望一步到位,成为强势的自主品牌。如今,祁玉民的领导思路,是从原来的“跨步走”,到现在的“一步一步走”,从产品战略来看,则是“中场作战,上下延伸”。

  从A0级市场,到A级市场,再到A+级市场,华晨的主流产品,无一不是处于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而且,跨国车企也在迅速下探这一区间。但祁玉民不这样认为:“自主品牌必须要在市场上拼搏,虽然惨烈,但并不可怕,你要搞市场经济就不要怕竞争。”

  如果技术、质量、品质、管理等一系列支撑因素,没有达到一定层面,将无法支撑品牌上行的重任。而这几年,华晨也一直从宝马处吸收经验,学习。

  对于宝马对华晨的影响,祁玉民坦然表示,宝马对华晨的支持不仅仅是哪款车,而是从平台开始的,从骏捷起就有了影响。“我们的车像不像宝马?确实像。但宝马就是宝马,没有谁能超过它。造型模仿在初级阶段并不是坏事,日本、韩国汽车工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而且,像动力总成这些我们内部的东西,你怎么能说是宝马的吗?”

  华晨与宝马,成为祁玉民主导的自主之路上的两个重要主角,由于合作伙伴的强势以及华晨模式的创新,也给业界带来了太多的新意。比如,华晨与宝马的合作有两条主线,一是合资自主品牌之诺的合作研发,一是宝马对华晨自主的支持。

  前者,并非如之前的合资自主模式,单纯引入过时的平台技术再消化吸收,首款产品则是一款采用全电力驱动技术的汽车,这将避免陷入“跨国品牌再度通过过时技术抢夺自主品牌销量”的争论,而是符合宝马汽车的新能源战略主张。与此同时,宝马同意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转让给华晨,并派出3个技术团队支持华晨在乘用车、商用车和发动机项目上的发展。这种技术支持方式,不仅避免了宝马与华晨车型在市场上的正面交锋,也使华晨间接达到了提升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实力的目的。

  后者,则是由宝马汽车组成了专门的团队,在营销、渠道、品牌、财务等各个方面对华晨进行细致的指导。而一年之后,华晨旗下的自主品牌产品中华轿车,都将装配宝马授权华晨生产的发动机,包括即将推出的“大中华”,也将搭载宝马发动机。包括宝马与麦肯锡的合作,正在对华晨高端车发展上的经营构建管理系统,包括网络、品牌建设、内部的组织构架、品质保证等。

  “ 我们现在合资业务最红,自主业务最好,为什么?能不能经历市场的考验,不是一年两年能够看出来,而是长期的验证。”于祁玉民而言,最强自主是最终的目标,至于实现路径,只要适合企业自身的,就是最好的。

  至少,当下的华晨汽车,能够从宝马汽车处获得的资源与技术,是优质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宋双辉)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