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兹曼 把握中国脉搏
怎样强调海兹曼工作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虽然中国早已是大众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但中国的重要性仍在不断提高。据预计,2015年大众在华销量占全球总销量份额将提高到37%,远高于2010年的28%。
即使是最乐观的预言家也大跌眼镜。预期中的停滞远没有出现,大众汽车在中国依然所向披靡。尽管3月份爆发的DSG召回事件影响深远,但2013年一季度,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汽车快行线上越跑越快,共交付汽车59.万辆,同比增长23.7%。在更醒目的前10名轿车销售榜单上,大众品牌甚至占据了6个席位。
对大众汽车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来说,没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了。事实上,来中国就任不足一年的他已经开始享受中国节奏。就在上个月上海车展前夕,海兹曼登上上海最高的建筑,从高处俯瞰这个“迷人的城市”,“因为上海是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他停留的时间比原计划更长。他已经开始对中国美术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上海之行的一个结果是:他买了两幅中国绘画。
与之前在德国的工作有什么区别?海兹曼坦言:过去他更多地是泡在工厂里,准备新工厂的生产;而在中国,他必须和政府、经销商以及消费者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可能滴把准这个陌生国度的脉搏。
某种程度上,在部分了解内情的人看来,大众中国已经成为一家地道的中国公司。它摸透了中国消费者心理,娴熟地处理与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毫不奇怪,没有哪家跨国汽车公司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几乎完全重合。
海兹曼表示,大众在中国已经有30年历史,他本人颇感自豪。对他个人来说,他与中国的联系是从1991年开始,负责生产规划,可以收,他基本见证了大众在中国所有工厂的规划、建设,包括整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等。
在海兹曼看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发展取得的成绩有几方面的原因。他认为,首先,大众很早就在中国建立工厂,并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了关系;其次,大众的优势之一是在中国有非常优秀的伙伴合作,包括上汽和一汽。我们的合作关系很好,很有建设性。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他相信大众汽车在华发展将更具可持续性。
海兹曼强调,“中国对于集团‘2018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大众汽车集团致力于实现对中国汽车产业和社会的长期承诺。”
对大众而言,中国早已经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13年更是大众在华“三十而立”的关键一年。虽然前不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但海兹曼对前景依然保持“谨慎”乐观。
201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占据了20.8%的绝对领先份额。但海兹曼并没有对此满足。他告诉记者:“对于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并不会安于现状,中国对于大众汽车集团2018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大众汽车将进一步提供给中国市场更加丰富的产品组合,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中国的用户对大众汽车的产品更加满意。”
他同时强调:“2013年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我们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致力于提供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未来,大众汽车还将不断引进最环保的产品与技术,并努力实现高能效的生产方式。到201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投入近100亿欧元,其中的2/3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扩大竞争优势
为保持在中国的领先优势,海兹曼计划,未来将通过产品、产能、新技术全面提升竞争力。
按照计划,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将从去年的260万辆提高至2018年的400万辆。为尽快实现2018年的战略目标,大众加速了产品引入速度,这从其本届上海车展上庞大的车型阵容即可看出:大众系在中国的首发车型高达7款,其中2款为全球首发的概念车,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也各自推出了中国首发车型。
当前,大众在华销售车型大约为70款,海兹曼计划,到2015年将扩充为约94款车型,包括轿车、SUV、MPV和重卡。车型数量将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增长约29%。包括34款CKD本土组装车型,以及60款进口车型,覆盖大众乘用车、奥迪、斯柯达、保时捷、西亚特、大众商用车、宾利、兰博基尼和布加迪等多个品牌。
海兹曼还表示,大众汽车2014至2015年在华投放的新车中将包括电动车。
庞大的产品计划一定有更庞大的产能建设作为支持,长于工厂建设的海兹曼从就任初始就积极投身于此。海兹曼表示,大众已在佛山、宁波新建工厂,同时也会扩建现有的生产基地。此外,上海大众在中国的西南方将建设一个新工厂。
201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销量达到281万辆,对比2011年的226万辆,同比提升24.5%。至于今年,海兹曼表示,2013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销售至少300万辆汽车。
到2018年,大众在华产能将达到达到400万辆/年。为此大众将在华投注巨资,仅到2015年,大众在华合资企业就将投资98亿欧元。未来大众全球10座新工厂规划中,有7座将落脚中国。
至于经销商网络方面,到2011年在华经销商总计为1590家,其中大众乘用车为1120家,奥迪为230家,斯柯达为240家。海兹曼的新计划是,中期内(2015年前后)将达到3000家上下,比当前几乎翻倍。其中大众乘用车品牌超过1900家,奥迪和斯柯达品牌均超过500家。
反思DSG的教训
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海兹曼计划下的大众中国销量增长、产能扩张以及网络规划都是大众乃至全球汽车同时间段内最为庞大的战略布局。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对当下势头强劲的大众中国来说,很难有对手在短时间内对它形成根本性威胁,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大众汽车自己。
发酵了两年多、在今年3月份爆发的DSG事件,是国内汽车界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企业召回行为。虽然从一季度销售数据来看大众基本不受影响,但对大众品牌信任的却在潜移默化中恶化。倘若不能正视这种预警和趋势,大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DSG事件爆发后,海兹曼告诉记者:坦白来说,确实很有压力。“现在我的任务是推进公司做的比以前更好,我也很喜欢这么做。在我现在的岗位上,一切不可能是很简单或者令人高兴的,那也是很正常的。”他告诉记者,把客户满意放在首位,包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这是成功的基础。“所以我本人感到抱歉,因为DSG的一些产品给顾客带来了不便和困扰,我感到抱歉。”
他接着说道:“我本人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央视曝光后)马上成立了一个专业小组,每天密切研究、处理这个问题,每天汇报顾客有没有新的反映,召回在经销商的执行过程怎么样等。”
对于那些不安的消费者,海兹曼承诺:“大众汽车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企业,我们的承诺一定会兑现,对我们的顾客、对社会、对环境和对中国的承诺一定会兑现,过去是这样,未来也将是这样,这也是我个人的承诺。”
如果说DSG事件对大众中国有什么教训可以吸取,海兹曼说,在公司组织层面,设立一个质量和技术应急反应小组,不仅针对这次的事情,也为了不断贴近中国客户听取中国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们要不断与经销商沟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媒体,对各种舆论尽早做出回应。在中国就要建立这样的分析及反应队伍,而不是要等集团总部进行分析才做出反应。”
现地现物地及时应对中国市场的动向和突然事件,或许是海兹曼来中国后对大众最大的红利。他介绍,在集团管理董事会专门设一个负责中国的董事职位,表明了董事会对中国业务的重视。“这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好处,我可以让他们把焦点更多的放到中国的事情上,或者我可以用中国的角度影响狼堡董事会的一些看法和抉择,我不需要走很长的路,可以直接跟董事会反映我们这边的一些情况。从时间的安排来说是比较困难一点,但是参与董事会的工作,让他们更重视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从这个意义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好处。”
怎样强调海兹曼工作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虽然中国早已是大众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但在欧洲债务危机拉跌车市等条件下,中国对于大众的重要性仍在不断提高。行业分析人士预计,2015年大众在华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份额将提高到37%,远高于2010年的2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