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检总局近日发布数据,2011年我国共实施缺陷汽车召回85起,召回缺陷汽车182.75万辆,同比增长55%。召回制度在我国是一道迟来的"晚餐",直到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召回才正式端上餐桌。而据了解,有些汽车品牌在近几年居然保持"零"召回记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也罕见召回现象。其实,这并非说明我国汽车质量过硬,而是社会及企业对召回缺乏深刻认识。一方面是车企难作召回决定,另一方面是车主对专业机构检测的质疑。
[本期主持]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 梁 洪
[本期嘉宾] 经济观察报汽车周刊主编 张耀东
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副社长 张炤虎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张志勇
[导读]为何自主品牌召回少于合资和进口车,是否说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已经高于外资品牌?中国汽车召回比率为何远远低于国外,是否与召回条例迟迟没有出台有关系?








关注外资进中国交强险
聊中国汽车三包第一案
聊交通违章与信贷挂钩
聊新版汽车召回条例
去年车界未解悬疑
春节回家租车or拼车
聊北美车展
聊2012车市新鲜事
聊2011车市渠道之变
盘点中国汽车新工厂
聊中国汽车新品牌
聊汽车社会与文明交通
畅聊2011广州车展
解析中国车企并购重组
车市年底再掀降价潮?
我们的车价到底有多水
解读商业车险新规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
节能车补贴标准提高
聊汽车三包新规
安全气囊是否真正安全
关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关注韩系法系车国产化
日系豪车 国产谜局何时解开
新战略发布 沃尔沃能否再续辉煌
国产十多年 奥迪能否再磨剑
面临销售渠道乱局 解析奔驰国产化
聊北京汽车置换补贴新政策
购车之后:汽车装饰与安全
购车之后:汽车配件猫腻多
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购车之后:汽车维修潜规则
揭4S店潜规则 总结召回之后
聊韩系轮胎质量信任危机
解读京城购车五大烦恼
召回之后:克莱斯勒召回(3)
召回之后:克莱斯勒召回(2)
召回之后:克莱斯勒召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