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仕凯:汽车的最好时代即将到来][Ableson:汽车行业的转变将从四个方面开始][冯兴亚:2020年自主品牌国内占比超70%]
[福兰:中国新能源汽会推动行业发展][林密:希望国家新能源政策改革的同时保持稳定][王俊:微增长时代是催生创新最好机会]
[岩田和之:打造智能社区下的新能源车辆][陈卫:充电模式5点制约 供给侧改革促换电发展][白云飞:企业要突出管理流程创新]
[刘智:宝马将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许思涛:"十三五"计划不能光看指标][刘辉:2025年江淮新能源占总产销量超30%]
[刘智丰:合资品牌将重新重视SUV][谢飞:2025年汽车智能化配置率将达到80%][孙勇义:人工智能是跨越无人车技术的关键]
经过10多年极为强劲的增长,中国的汽车需求正在趋缓,而且未来几年的预期也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汽车业的收入和利润受到了增长趋缓、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挤压。中国汽车业的前景如何,各家车企该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什么是最适合的战略?
作为2016年-2020年国家发展路线图的“十三五”规划,将致力解决诸如经济的稳定与平衡发展、债务总量控制及国企改革等重大问题。其总体目标是实现过去十年极为强劲的经济增长之后的“软着陆”。规划重点强调了环保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对汽车业产生什么影响?
新常态使得注重规模和速度的旧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也为中国的工业,尤其是汽车业提供了转型和升级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思想。
随着全球和中国汽车需求增长变缓,全球汽车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预期利润正在降低,整个汽车业面临的广泛问题如环境、油耗、未来能源、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政策制定者、关键的产业机构、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以及一起其他利益相关方面的合作和协作将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近年来政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基数较低,其需求却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有可能成为解决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的一条途径,并且能够使中国最终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同时减少碳排放。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是中国和中国车企面临的巨大机遇。
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而且无人驾驶汽车也正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进行路试。因此,智能交通系统(ITS)成为智能城市良好的基础设施。
产量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利润的下降都在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造成压力,而它们还要继续对新技术进行巨额投资以满足客户、市场竞争以及法规的要求。主要的汽车部件供应商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发达国家的市场拥有巨大的汽车保有量,汽车后市场被深度开发,是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独立运营商的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在中国,目前主机市场占据零部件供应商收入和利润的主要部分,而新车销售是经销商的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现今新车价格和利润面临下行压力,但是汽车保有量却以指数化增长,这为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独立运营商创造了绝佳的机遇。
新技术将继续推动汽车设计、工程和制造上的变革,在应对不断降低油耗和排放、提高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的挑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汽车导航和互联等方面技术的迅速进步,也使得汽车与驾驶员及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汽车业应用新技术的步伐将会怎样?整车厂和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将会如何应对?
2015年中国公司对国外企业的收购数量创出记录,并且预计将在2016年再创新高。与此同时,全球大型车企间 的合并正在成为行业主流。在中国,海尔54亿美元收购了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宁波均胜电子以接近1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美国汽车安全系 统供应商Key Safety Systems。在海外,天合汽车集团(TRW)被纳入采埃孚集团(ZF),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中价值300亿美元的新巨头。
Jack PerkowskiJFP控股创始人和执行合伙人、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Stephen Gore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兼并及收购部亚太区主管;金融投资者业务亚太区 主管
Charles Knight德勤财务咨询、
并购服务全球主管
荣强北京弘强资本
联合创始人
Rob Schipper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
总领事
低速增长与激烈竞争促使企业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解市场动态的变化和客户的偏好上。所有企业都在全力以赴 地制定具有创新性的销售和营销战略。
刘小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综合部主任
《汽车观察》总编辑
王俊长安汽车副总裁
兼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
董长征丰田(中国)
执行副总经理
刘智丰北京现代
常务副总经理
胡波大众(中国)
大中华及东盟地区
首席营销官
刘智宝马(中国)
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提出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整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来推动电子商 务发展。在汽车工业领域,“互联网+”拥有为汽车工业各职能部门以及全产业链提升效率和生产力的潜力。目前主机厂、信息技术以及 互联网公司都在投入大量资金抓住当前机遇并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
罗明北京数聚力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马军中国长安汽车
首席专家
秦致汽车之家
首席执行官
何毅乐视控股副总裁
乐视车联网公司CEO
零派乐享董事长
何马克德勤中国汽车行业
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
杨德宏杭州米雅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